打开App
17
4
5

肥肠之美

关注

郭师傅

顽厨工作室 主厨

前日序写了鲁菜里的九转大肠传统和现时的新创,公众号发出后,一群直肠老饕们私信消息,发来钟意的各自地域对于大肠美食的褒赞,告诫我,要把这些都留存好,最好是能收拢下写个简略的通篇给大家看。
说简略是对的,就算我生于硕土,行于白袍,也因工艺之繁杂,岗位之严谨,经验之劣拙,对于很多本埠经典的制作也只是略知,更不要说率土以外的美食,下面所序,介是直肠老饕发来的文字抄默。

鲁菜里一位老哥发来孔府菜里的一道上的大雅之堂的席菜“龙眼大肠”,其制作:大肠清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水,斜切成段,随后把鸡蓉,蛋清,精盐,南酒搅拌起胶的馅料酿入大肠,再将预制好的鱼翅插在大肠周围,黑木耳末小心铺在大肠外圈,云南火腿末铺大肠内圈,中间按上荷兰豆做龙眼。底盘抹油放入龙眼大肠,如蒸锅蒸出,推入汤盘,加清汤继续蒸制,出品需要滗出汤汁,浇入用清汤,南酒,精盐调制的鲜汤。此菜是清代孔府内厨创制的造型菜,非常别致,鲜香味纯。细想这道菜可以纳入现在的后现代餐厅,创意里可以加进一个酿过的羊肚菌,加个菌鲜,一定会卖钱。
“酿大肠”应该算一种共用的形式了吧,另一位朋友给发来一道,大肠套小肠的冷拼,小肠用盐,花椒,葱姜腌过,每五六段弄一起,套进大肠绑紧两头,酿肠下锅大火催开,立马转小火温煮,见大肠鼓起,用牙签放气,煮至肠熟烂捞出,待凉切去两头,切片摆盘出品。这道菜没尝过味道,怎么评判是未知,不过呢,怎么看跟鲁菜里的苦板肠有些类似,难道说,是谁投了谁的艺,还是本身就是一家呢?

川菜里有道几近失传的名菜“软炸板指”。扳指大家都知道,猪肠头切形,用料酒,葱姜,花椒码味,入蒸笼蒸软炸,色泽金红,皮酥肉嫩,细软而香,怎么看都是前日写过的焦熘大肠的模样。不过他的后续吃法很是蹊跷,吃时伴以生菜蘸怡糖醋汁。这个酸甜的味会是什么样呢,需要想想。据说民国画家张大千最是喜欢在家里做这道菜款待朋友,张大千除非有内厨,否则这道菜难度等级应属宅内!

本帮菜里有道“红烧圈子”,原名“炒直肠”,后来觉名字不雅,按照形制改名“圈子”,始于清末年间,民国时,杜月笙最为喜爱。具体做法友人省略,我这也不在啰嗦。

肥肠之美大多始于民间,因本身食材不入高雅,民间演变后被各路达官名流推崇,这里要说,肥肠还是旺火爆炒好吃,尤其是多加些辣椒,最好再能加些川菜里的泡姜,泡椒,大油爆炒,脆辣油香。

如果您觉得我的作品还不错,欢迎赞赏
更多... Ta的作品
赞赏的收益归菜品出品人所有
line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