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Jerome Bocuse:“不爱厨房”的厨神之子

大师 编辑/ 此方 2016.06.28

当你的爸爸是个厨神,选择走上餐饮这条路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Jerome Bocuse正坐在我面前,他的爸爸就是享誉全球的法餐厨神Paul Bocuse。我问Jerome究竟为什么入行?被命运召唤,究竟是什么感觉?是因为热爱厨艺,还是家族的责任,抑或与生俱来的厨艺天分?他愣了很久,吐出一句话:“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干这一行。”

入行,是人生最大的意外

虽然Paul Bocuse贵为法餐世界的传奇,但你很难在网上找到关于他儿子Jerome Bocuse的资料。Jerome掌管着博古斯名下最大的餐饮集团JBI LLC,却相当低调。作为法餐厨神家族的唯一男丁,他进入餐饮业却纯属意外。

厨神的孩子不爱厨房,听起来匪夷所思。当我们都在津津乐道厨师对职业的热爱时,Jerome则并不认为父辈们当时有更好的选择。家中七代厨师,厨艺是唯一生存技能。Paul Bocuse当年选择厨师作为职业,何尝不是为了生存。他从小就记得父亲如何辛苦劳作。天刚亮就去市场采购食材,然后闷头在厨房忙碌,午餐结束后能稍稍喘口气,接下来又是长时间的烟熏火燎,直到深夜。没有周末,没有节日,没有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晚餐,没有家族旅行。

“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你还想当厨师吗?”

小Jerome没有太多关于职业道路的设想。他只知道自己不想过父亲的生活。他要用厨房以外的方式证明自己。于是他成为了一名专业滑水运动员,加入国家队,职业运动员之路眼看着顺风顺水,直到一次事故断送了他的职业运动员之梦。“我不小心把腿弄断了。虽然不至于残废,但是要做专业运动员是不可能了。我爸一直觉得当运动员不靠谱,就建议我也干餐饮这一行。他去美国考察了一下美国烹饪学院(CIA),觉得不错,就让我去了。”

从来没有进过厨房的Jerome Bocuse,就这样被命运开了个玩笑。“除了当运动员,我什么也不会。当时看起来跟着父亲做餐饮,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他至今仍记得刚入学时,自己刚走进学校的午餐食堂,整个大厅便瞬间安静了下来。“他们知道我是谁。那一刻,我才忽然意识到,踏进这一行,我就不再是Jerome,而是Bocuse。” 

成长,就是不断地犯错

JBI集团,是博古斯名下最大的餐饮集团,涵盖了世界上在法国以外所有地区的博古斯生意。在日本,JBI拥有8家餐厅。在美国,除了声名远播的Chefs de France餐厅,还有MonsieurPaul,甚至在海德公园的CIA学校里,也有一家新的博古斯餐厅。

从1996年起,Jerome正式接管集团,成为了博古斯商业的掌门人。

餐饮,是全年无休的生意。博古斯在里昂的餐厅RestaurantPaul Bocuse自1965年起即维持米其林三星不坠长达近半个世纪,如何让整个集团旗下大小餐厅均不负博古斯盛名?刚刚毕业的Jerome肩负着法餐王国的无敌重任,有种新兵打仗的使命感,也渐渐体会到商业社会的残酷。位于迪斯尼未来世界里的Les Chefs de France,看起来是个童话。但法国厨师家族式的浪漫撞见美国大企业,便再无完美世界。前往法国博古斯餐厅的客人,都仰慕博古斯的盛名,对法餐充满向往。但在美国大型公园里的游客们,大多并不知道博古斯为何方神圣,也不关心法餐文化。他们所需要的是在法国般氛围中被美食满足。为了缔造百分之百的法式风情, Jerome每年回法国三次,带回数百位年轻的法国侍应生们加入餐厅,以提供纯正的法式服务。而餐厅菜品则根据当地的市场进行了口味上的调整,甜味和咸味都全部减淡,并尽量采用当地的食材。“为了跟这只米老鼠合作,我们做了无数的调整和妥协。不过这就是生意。”

一转眼快20年了,Jerome说自己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信任别人。人是最好的工具。让人与人之间互相协作,彼此信任,形成坚实有力的团队,才是最成功的关键。他鼓励员工自己来做决定。不管是一名厨师,或一个前厅经理,当局势需要的时候,都请员工自己想办法来处理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员工就会得到奖励,同时处理这种问题的方式也会成为未来处理该类问题的典范;如果处理得有问题,大家则能够一起从错误中学习。“当你被迫要去做决定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去动脑、思改善、进步,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是一个机械的管理者。我看到很多餐厅的老板只知道让员工听话,少犯错。但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啊!如果你不犯错,就什么都学不到。”

直到今天,Jerome依然喜欢滑翔伞、冲浪和赛车。2011年,他驾驶着F430 Challenge赢得了法拉利赛车俱乐部协会比赛的冠军。他说幸好自己曾经是一个运动员。运动员的自律、顽强、专注、不服输,都帮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管理者。“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要事必亲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发现如果退后一步,和事情拉开一段距离,反而能有更全局的理解和感悟。“

整天想着成功,就是失败的开始

Paul Bocuse被认为是第一个从后厨走向媒体的厨师。他向全世界的厨师证明——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像你餐厅里的客人一样有钱。但当时博古斯大概没有预见到,五十年后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厨师把主要的精力用来找寻聚光灯,期待瞩目,期待成名。而厨房里的功课,似乎渐渐不再重要。很多厨师在打好基础之前就已打算成为巨星。

Jerome说:“30年前,如果你问我爸爸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厨师,他会告诉你要走出厨房,跟客人说话,跟媒体说话。但现在如果你再问已经89岁的他,他会回答你——回厨房里去。对于厨师来说,人生的精髓仍在于烹饪。烹饪是一件充满激情的工作。很多人在打好基础之前,就已经想成为巨星了,天天上电视,但其实连一块蛋饼都做不好。想成名的人,不可能成为好厨师。如果你满脑子都想着要成功,那么这就是失败的开始。“

大概正是为了在成名与成功之间找寻一个平衡,PaulBocuse创立了Bocuse d’Or——博古斯国际厨艺比赛。从比赛中曾走出过无数顶级知名厨师,但要赢得比赛,需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2008年,为了进一步在美国推广博古斯比赛,Daniel Boulud、JeromeBocuse和Thomas Keller共同成立了Bocused’Or 美国基金,旨在培养并支持美国年轻厨师参加博古斯厨艺大赛,帮助他们进行比赛的招募、培训,并为他们参赛提供财政支持。基金后更名为Ment’or。协会大约有超过40名顶级厨师,为年轻美国厨师们提供导师般的辅导。

谈到厨师创业,以管理见长的Jerome表示厨师想要开自己的餐厅是很正常的。但是商业经营有一个学习的曲线,厨师要做好准备要去经历这其中的起伏。厨师的生涯有不同的阶段,在踏入商业领域时,不要有太高的期待,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我认为一个成功餐厅的秘诀,就是去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去抄袭他人,也不要盲目跟随潮流。你以为我爸爸的餐厅为什么能历久不衰?全靠他有自己对法餐的坚持。他常说要保持原味,食物做出来要能看到原来的样子。所以他的餐厅没有去跟随当今创新菜的潮流。不是说创新不好,但那不是我爸爸的风格。”

Jerome如今和他的妻子Robin,以及他六岁的儿子一起住在美国奥兰多。他是否希望孩子也继承家族的厨艺之路,他笑说看儿子喜不喜欢做菜吧。毕竟如今他们不再像父辈一样被生活所困,可以凭热情和爱好来选择自己的职业之路。

喔,对,他给儿子起名叫Paul。

是的,正是Paul Bocuse的Paul。

JeromeBocuse大事记

1990年:前往美国CIA学习厨艺(The 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之后又在佛罗里达酒店管理国际国际学校获得了MBA学位。

1993年:从CIA毕业之后,Jerome正式参与到Bocused’Or比赛的策划和筹备中。他负责为大赛的美国区比赛筹集资金,挑选选手,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1996年:Jerome开始接手管理位于佛罗里达迪斯尼的两个家族餐厅——Les Chefs de France 和 Le Bistro de Paris。这两家餐厅位于迪斯尼未来世界内(Disney Epcot),向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分享梦幻般的法餐,至今已超过30年历史。餐厅的执掌者除了厨神Paul Bocuse本人,还有法国点心大师Gaston Lenotre和名厨Roger Verge;

2008年:Daniel Boulud、Jerome Bocuse和Thomas Keller共同成立了Bocuse d’Or 美国基金,基金后更名为Ment’or;

2009年:成为Bravo TV真人秀节目Top Chef评委之一;

2010年:Jerome被选为Sirha展会主席。Sirha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专业餐饮展销会,全球超过2200个经销商参展,观展人数超过16万人。 法国西点大赛(World Pastry Cup)和博古斯世界厨艺比赛之决赛也都是该展会的重要环节。

Jerome Bocuse的父亲Paul Bocuse是当之无愧的“厨坛神话”

说到Jerome Bocuse,不得不提他的父亲Paul Bocuse——这位当之无愧的“厨坛神话”。Paul Bocuse1926年生于法国里昂。1965年开始,他在里昂近郊的餐厅L’auberge du Pont de Collonges连续维持米其林三星不坠长达近50年;上世纪60年代,他就已登上《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还首开厨师与电视烹饪节目合作的先河,成为运用媒介传播美食文化的第一人;1982年他在美国佛罗里达迪斯尼开设法国餐厅Le chef de France,成为首位在他国开设餐厅的法国厨师;他还创办了Bocuse d’Or国际厨艺比赛和博古斯酒店与厨艺学院,对于提升整个厨师行业的社会地位有极大贡献。

(源自《名厨》总第471期)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