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丰泽园:“老北京”吃海参,为什么就认这家老字号?

餐厅经营 编辑/ 百万 2016.12.21

为了探寻鲁菜的发展现状,“名厨”亲身走访北京、上海、济南三地共六家鲁菜馆,它们或是历经风雨依然屹立,或是新近开业意气风发。且看他们如何在鲁菜这棵“大树”上开出新芽——

餐厅名称:丰泽园

餐厅类型:国营社会餐饮

规模:4个大厅+23个包间,共两层楼

主营:济南菜、胶东菜

开业时间:1930年

人均消费:170元

如果你对单田芳的评书感兴趣,那必定听过他的经典作品《栾蒲包与丰泽园》。故事以丰泽园的跌宕沉浮为背景,讲述了该饭庄创始人栾学堂从草芥之辈到名楼掌柜的传奇故事。

而名厨App“鲁菜现状微观察”的最后一站,正是这家名震四方的丰泽园。

▌全聚德的烤鸭,丰泽园的海参

“丰泽园”本是中南海里一个园林建筑群的名字,如今它以饭庄的名义闻名遐迩。

故事要从1930年说起,北京“八大楼”之一新丰楼的名堂栾学堂、名厨陈焕章辞职后又带走20位师傅,在同德银号经理姚泽圣、西单商场经理雍胜远出资5000元大洋扶持下,准备在珠市口开办饭庄。众人在中南海开会拟名,大书法家李琦提议以当下会议的地点“丰泽园”来命名,象征“菜肴丰饶、味道润泽”,得到一致认同。

8BB4490D26997A44564C4A87837F45D6.jpg

(丰泽园旧照)

从营业之日起,丰泽园走的是高端路线,以上层人士为服务对象,因陈设高档、名厨坐镇、制作精良和口味包罗万象,吴佩孚、段祺瑞、张学良、梅兰芳、齐白石等各界头号人物都是它的座上客。在北京百姓心目中也树立了高大形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丰泽园虽遭遇过动荡,但靠着稳定的出品,加上外界的帮助,一路高歌,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公务宴请的重要场所之一。

不仅如此,从丰泽园成长起来的王义均师傅,凭着刻苦的专研和高人的悟性,成为饭庄的中流砥柱。在1983年的全国烹饪大赛中,凭借鲁菜“葱烧海参”一举夺下双奖。从此,王义均在国内餐饮界有了“海参王”的美誉,海参也成为丰泽园一道亮眼的招牌。正如去全聚德必点烤鸭,坊间流传着“不吃海参,到丰泽园干吗来了?”的口头禅。

IMG_1388.jpg

(丰泽园出品的葱烧海参)

因为一部电视剧,丰泽园成“景点”

现在的丰泽园早已扩建,坐落在西城区珠市口的西大街。走近看,匾额上“丰泽园”三个字端正大气,往里走,用膳的两层区域配以天井,甚是宽敞明亮。

丰泽园门头1.jpg

(丰泽园外景)

丰泽园大堂.jpg

(丰泽园内景)

丰泽园副总经理王亚敬铿锵有力地向“名厨”介绍说:“丰泽园紧跟时代步伐。国家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我们在坚守招牌海参菜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性价比高的家常菜肴。目前各种宴请占多数,包房需要提前预定。”

IMG_1246.jpg

(丰泽园副总经理王亚敬正在接受“名厨”采访)

客人方面,以往北京本地回头客为主,今年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一部在CCTV热播的电视剧《传奇大掌柜》为丰泽园带来了大批“粉丝”,其中不乏新客人和外地游客。该剧栾学堂从乞丐逆袭成丰泽园掌柜的故事,勾起了观众对这家老字号的好奇,纷纷打来电话或专程到店参观,希望亲自感受大掌柜呼风唤雨的真实场景。

20160310133439_322.jpg

(《传奇大掌柜》海报)

除了承蒙意外之喜,丰泽园也在踏实地做出改变。门口设立残疾人通道、培养服务员“主动与客人拉家常”的意识、主动与北京市中小学校联系,邀请学生到店参观二楼的老字号历史文化长廊。从物质到意识层面,丰泽园都在树立一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的好形象。

IMG_1239.jpg

(丰泽园副总经理王亚敬)

鲁菜好比身边的“亲人”

与丰泽园行政总厨安万国师傅交流,能感受到他亲和善言的个性。作为元老级烹饪大师王义均的弟子,安师傅手握鲁菜的接力棒,操持着丰泽园的日常。这里对于鲁菜的改良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在细微之处见真章。

IMG_1250.jpg

(丰泽园行政总厨安万国)

比如经典菜油焖大虾,你可曾想到它曾经是相当甜的,现如今安万国师傅考虑到高血糖的多发,在保证工艺的前提下,调整糖的用量。而这背后不只是减量那么简单,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调料的元素都需要跟着调整,才能保证不影响鲁菜的老味道,突出优质食材的本味。

IMG_1337.jpg

(丰泽园出品的油焖大虾)

要吊出食材的本味,技法少不了。身为中国烹饪大师的安万国师傅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鲁菜的某个单一技法也许连续操练几个月就可以掌握,但难点是食材、仪器、搭配等各种其他因素都在日新月异,还真的不好用时间去衡量一个学习的过程,只能说活到老,学到老。

鲁菜难学、精深,但似乎现在不受重视。对此,安万国师傅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媳妇都是别人家的好。”话糙理不糙,鲁菜作为北方菜系的根本,已深入寻常百姓家,与我们朝夕相处。“再喜欢吃饺子的人,连续是三顿饺子也会腻。”当有外来菜系出现时,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好奇。食客在家吃不到的口味,当然希望在馆子中得以品尝,而让鲁菜看似“被冷落”。但其实,越是我们身边拥有的东西,越是应该珍惜。若像是狗熊掰棒子一般地对待鲁菜,忽略了它的传承,那便是舍本逐末。

IMG_1376.jpg

(丰泽园行政总厨安万国在后厨)

而对于店里消费者年龄段不均匀的问题,安万国师傅称,吸引年轻人确实有难度。毕竟丰泽园主打的海参属于较高档的消费品,不可能覆盖全年龄段。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针对性,服务好目前的客群是眼下的重点。

说到底,老字号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别让品牌跟着粉丝一起变老”。情怀总有一天会用完,提升竞争力,专注于出品和服务,才是屹立于餐饮市场的关键。

作者:百万

摄影:李军

图片:部分来自丰泽园&网络

WechatIMG1.jpeg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