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从边缘人到新生活,烹饪如何治愈人心?

新锐 编辑/ 乙青 2018.07.06

“如果我用心去烹饪,或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变成一名伟大的厨师。”

《英国家庭烘培大赛》的冠军约翰·韦特曾自曝患有躁郁症多年,而正是烘培时对原料食材的细心琢磨,让他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平静。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烹饪究竟为什么成为了一种治愈心灵的“疗法”。

为了寻找健全人生而烘培

“我们这半根蜡烛,也要燃尽,为了光明。”

一名衣着简朴的中年男子,对着镜头热情地说着这句话。你或许会以为这是哪位领导在激情低动员着人群,但事实上他是一名已经居住在托管中心15年的精神病患者,而他同时也是一名“疯狂面包房”的烘培师——这个由精神病人组成的面包房,现在已经步入了它的第14个年头。这些年下来,在烘焙的过程中他们通过食物,寻找到了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纽带。

98e6d5d31ce440be8684df4610e161a7.jpg

在北京市区外的朝阳区精神病托管服务中心,数百名名患者寄居于此,其中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饱受自我情绪的折磨。但一个小小的改变始于2004年的冬天,两名托管中心的海外志愿者,决定在托管中心里做一个烘培坊——并邀请轻度病患可以加入她们一起制作面包。当然,她们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够为这些病人提供一条接触社会的路径,有什么东西能比温暖的面包和烘培师更能打动他人呢?

71417afbtaf9ea7c3c8b9&690.jpg

但一开始,精神病患者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他们要不就是说不喜欢吃面包,要不就是觉得做面包没意思又无聊。但志愿者伊万知道,在这些拒绝背后藏着一句话:我们不想失败,我们不想再被拒绝。在不断的开导之下,病人们渐渐接受了这个想法,便开始认真“工作”。

2154311691075086936.jpg

最终,当他们第一次看到,那些买下他们面包的顾客们向他们投来的鼓励的眼神,他们终于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了价值,那一条通往社会的路会为它们亮起明灯。

把小情绪都放到食物里

北京“疯狂面包房”的故事感染了许多人,不过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为什么饱受精神障碍影响的人,会在烘培中找到一丝曙光?

曾经有烘培师自嘲说,是不是因为这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所以烘培才会成为残障和精神障碍人士的首选技能培训?但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烘培与烹饪,真的能够科学的为边缘人群提供精神上的治疗。

57f62ac67b501021648487.jpg

根据《每日心理学》的报道,触摸食材,为水果剥皮,将面团烤熟,这些看似日常的动作背后,能够给予人们的是一种直接的感官体验。蔬菜和果皮在指尖留下的芳香,面团从苍白变成金黄,用手撕开面包时所感觉到的韧性,这一切都给可以给人们带来慰藉,更不用提亲力亲为的成就感了。

464957031.jpg

同时,无论是烘培还是烹饪,都需要极强的专注力,这样排除杂念的做法在一些心理学专家看来,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冥想(Mindfulness)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一些情绪自然而然的遭到了消解。

iStock-511975658.jpg

最后,对于有着精神障碍的人群来说,根据菜谱进行烹饪与烘培,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可控的元素。当他们时常为自己突如其来、无法抑制的情绪波动所支配时,得知用三个鸡蛋黄或是两杯面粉就可以创造出令人满意的食粮,无疑精神病人们是获得主动权的最佳方式。

c_scale,fl_progressive,q_80,w_800.jpg

拿起翻勺“烧”起新人生

当然,不仅仅是指生理和心理上有障碍的人群,那些被社会所忽略的人群同样能够从食物中获得“救赎”,首当其冲的便是长居于监狱之中的囚犯。比起说“教练,我想打篮球”,事实上一句“师傅,我想做菜”可能更是当代浪子回头的重要台词。

Screen Shot 2018-07-05 at 18.29.29.png

电影《帕丁顿2》

在电影《帕丁顿2》中,原本凶神恶煞的犯人,却因为想做出一瓶完美的橘子果酱,都变得细心柔软起来。这听上去虽然像是文艺作品之中不找边际的美化,但在现实生活中,世界各国的劳教系统中都将烹饪与烘培作为重要的劳改项目——除了能为大多数同样拥有心理障碍的犯人们提供帮助外,它们还能为犯人们提供一条在服刑后的就业道路。

_63002157_clink.jpg

服刑人员在后厨忙碌

比起精神病托管中心来说,监狱里的烹饪和烘培多数时候囊括了更多项目。除了学会做菜这一项技能之外,监狱里的项目通常还包括了更多的团队协作——甚至是运营一间餐厅的能力。最出名的项目或许就是在英国的四家 The Clink 餐厅。从服务员到厨师均由服刑犯人承担,餐厅开设在监狱内,食客们需要搜身才能进入。但就是这样严苛的条件,也没有妨碍 The Clink 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餐厅。

methode%2Ftimes%2Fprod%2Fweb%2Fbin%2F8887b4fe-d6d1-11e7-9825-214165100f73.jpg

进餐厅前严苛的检查

“我意识到,如果我用心去烹饪,或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变成一名伟大的厨师。” 其中一位服刑人员这样说道,而就在加入监狱餐厅的几个月后,他的能力被一名餐厅主厨看中,在刑满释放后他获得了一份厨师的工作,重新开始了他的人生。据统计,The Clink 把曾在此工作的囚犯获释后的再犯率降低至12.5%。

3576b7f159e3c0600342553821cf6513.jpg

来自服刑人员的作品

食物可以是回忆,闻到一丝熟悉的气味就能带你回到童年。食物可以是艺术,在宴席上没人会忘记那道摆盘精美的主食,但食物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制作过程承载了人的情感——就算这些情感或许是不被人理解的,食物都能够接纳你,甚至完整你。

-end-

乙青.png

部分信息与图片来自网络,未商用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