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如何掌控火候?观察聆听油与水的变化

探索 编辑/ 刘睿 2018.09.05

厨师功力的高低之分,在于火候变化的微妙掌控。

火候对菜肴的口味、质感、外观有很大影响,烹饪时采用的火力大小与时间长短,就是掌握火候的真正功夫。

判断火候的关键,主要在于原料的选用,其质地有老嫩软硬之分,处理的刀工有形状大小、厚薄之别,还需根据菜肴的不同风味和做法进行不同运用,有些菜会使用1-2种甚至多种火候烹饪。

火焰002299.jpg

除了直接观察火焰的大小、颜色,通过加热的介质:油和水,察看、聆听它们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也是富有经验的厨师鉴别火候的常用方法。

timg00.gif

当空气和热油在锅内形成对流循环,就会翻起油花,放入食材伴有响声,等油温持续提高,食材水分蒸发,循环变慢,声音又渐渐静止。

000987火候psd.jpg

随着温度从低到高,水花也从小到大,声音逐渐变响,翻滚时有的如细小的虾眼、蟹眼、鱼眼,有的像连珠涌泉,又有的似波浪翻腾。

timg66.gif

胡福春师傅,拥有36年从业经历,深谙传统粤菜的烹制精髓,他自1982年起在中国台湾、香港及日本的福临门酒楼担任料理长十余年,现任北京昆仑饭店锦筵餐厅厨师长。胡师傅恪守“品质”和“本质”的原则,遵循因材因时而变,擅长火候与味道的把控,讲究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0099DSC06180.jpg

胡福春师傅对火候的运用颇有心得

胡师傅刚入行时觉得炒菜、蒸煮海鲜,火候不易把握,直至从厨3-4年,才得心应手一些,“勤奋和悟性都很重要。原料不同,刀工处理的形状不同,烹饪手法和达到的最终效果不同,火候的运用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灵活掌控。

烹制海鲜,火候必须把握的恰到好处。以炒鱼球为例,品种宜选大型鱼,比如石斑鱼、龙趸鱼、大鲈鱼等。炒制时,如果火候过了,鱼肉太熟,鱼球就会散开,口感变老,如果火候不足,则鱼肉内部偏生,理想的油温是150℃左右。做红烧鱼时,无论整条加工还是切块处理,为了形不散又能入味,都不宜切成小块。蒸鱼通常是蒸至八分半熟,盖上盖子,上到客人面前,经过送餐路程的略微焖制,达到九分多,近乎全熟状态。

炒菜三步曲,大火最能激发锅气

胡师傅认为选材和火候同样重要,食材必须优中选优,保证新鲜度。炒菜可以先为原料过油,目的是使食材口感顺滑、易入味。蔬菜或肉类过油的火候不能太小或过大,以中火为佳,海鲜也可以慢火煎制,避免因大火造成营养流失。

timg过油.gif

接着用中火炒熟,再以大火烹出锅气,急火快炒时动作要迅速,才能确保食材鲜嫩又有浓郁的香味。

food_50072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选材:选用加拿大带子,个头大,肉厚,鲜味足,口感好。因生长水域温度低、水质纯净,带子整体品质较高。芦笋选择粗壮且脆嫩的有机品种。

火候:带子用中火约60℃低温过油,至七八成熟,芦笋焯水、过油,用上汤煨至入味。炒锅上灶,先开大火,略有一点烟气冒出,放入蒜蓉、葱姜爆香,放入带子、芦笋加蚝油、生粉茨汁大火翻炒5秒左右,迅速激发出香味满满的锅气。

food_50071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选材:选用泰国香米,粘性不大,炒制后可以粒粒分明。

火候:用中火炒制蛋白备用,油温约130℃,如果火力变大,蛋白发黄,颜色不如洁白时美观,并且口感变老。另起锅,将蒸好的香米,用中火炒5分钟,炒均匀热透后,再放入蛋白、蒸熟拆丝的瑶柱、蟹肉,最后放葱花,开大火炒2-3分钟呛出锅气,提升香味。

大火烹炸,定型增色

炸制需要定型的菜肴,一开始就用大火,炸至出锅前,再将火力开大,迅速上色。例如炸凤爪,入锅后油温要高,十几秒内让鸡爪表皮迅速膨胀起来。

a8v12y9108515467619.gif

细小食材

制茸、散碎、细小的食材,需要注意第一次下入油锅时,油温不能过低,否则热力不足无法聚拢食材,容易散开、不成形,但油温也不能过高,如果超过200℃,食材内部没熟,外部已焦。

food_50070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选材:每只半斤左右的鲜活大红蟹,选公蟹,肉质饱满,蒸熟后利于拆出蟹肉。

火候:油温180℃左右,放入酿好的蟹盖,关火2分钟,微微晃动避免粘锅,待内部蟹肉变热,再次开大火,提高温油至200℃,复炸30秒来增加脆度并上色,让金黄的色泽更加饱满诱人。

整料食材

炸制个体较大的整料食材,可用中火以油温浸熟,再开大火提升脆度。

food_50076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选材:深圳龙岗鸡,鸡皮厚,这个特点很适合制作炸子鸡。皮厚可耐高油温,炸时不易塌,口感香脆,且肉质嫩滑。

00timg.jpg

火候:开中大火,水沸后整鸡过热水3-5分钟。抹盐、浇脆皮水、20℃风干5-12小时。油锅上灶先开中火,待油温65℃时,将整鸡浸熟,再开大火,加高油温到200℃,并不断浇炸5分钟至皮色金黄,最后开到最大火,待油温300℃时,快速浇淋整鸡,至外皮呈红棕色,达到皮脆肉嫩的效果。

中火水沸,白灼以秒计算

白灼菜肴,看似操作简单,但控制好食物受热的时间,是影响口感最重要的因素。灼太快不熟,灼太久过火。

food_50074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选材:潮州的大响螺,要选壳薄的品种,不仅肉多,品质和口感也比厚壳的响螺好,味道更鲜甜。

火候:在纯净水中放入姜片、葱段,少许料酒,开中火,当水温烧至90℃-100℃时下入切好的薄螺片,灼10秒即可。

Tips:螺片可切不同厚度

00白灼响螺片 DSC05928.jpg

切薄的螺片

响螺切片时只取中间最嫩的螺肉,外层硬皮全部切除,可切成薄片或厚片。3斤响螺,薄片可切出6片,厚片可切出2片。薄片约为1毫米厚,灼制10秒。厚片约为3-4毫米,灼制13-15秒,口感劲道饱满,蘸食虾酱或蚝油,海鲜原本的鲜甜滋味依然很浓。

小火炖煮,慢慢煨至入味

以水为介质的食材,可以用小火慢煮,比如煲汤、炖菜,制作酱香味浓的煨制菜肴等。比小火更弱一些的微火,常用来保温,促使热力均匀,让口感更佳。

food_49110

点击查看菜品详情

选材:婆参要选身厚且大只的,提前2天用冷水泡发,过程中更换4次清水。

火候:在上汤中放入鲍汁,加酱油、老抽、盐,调味后放入泡发好的婆参条,用小火炖煮20分钟,使其收汁、入味。

00DSC06136.jpg

火候可谓中餐之魂,是菜肴烹制色、香、味、形、质的关键所在,也是厨师提升厨艺的重要技能。各位师傅,不妨在充分了解食材特性的基础上,多多尝试不同火候的作用,熟能生巧,让自己的火功更上一层楼!

-end-

刘睿.jpg

摄影:路小五,信息图版权归名厨所有,部分图片来自名厨App用户和网络,未商用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