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锅的持久热力,让肉禽海鲜、时蔬菌菇的鲜味与香气充分激活。
冬季,热乎乎的菜肴最为旺销、吸客,有句老话:“一热顶三鲜”,也叫“一烫抵三鲜”,食物保持热度,就会很可口,鲜味也能激发出来。热食,是中餐饮食的一大特色。
但天气寒冷,菜品上桌后迅速降温却是个大问题,非常影响口味和肠胃健康。石锅,在这一季就成为了烹菜保温的绝佳利器。石锅菜端上桌时,热气滚滚,香味扑鼻,或滋滋作响,或汤汁沸腾,顿时引人食欲,增加了热闹的就餐气氛,也带来一种返璞归真的天然感受。
石锅烹制,促鲜提香更营养
石锅,源于古代的石器时代,既是炊具又是盛器。食物在石锅中加热解脂后,鲜味独特,香气更浓。
石锅分为很多材质,有耐火石、皂石、火山岩等,因为要高温加热,与食材接触,安全放心最为重要。有的石材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其天然保健物质与食物的滋补功效相结合,营养也更加丰富,可制成健康菜品。
石材做锅,与铁锅、铝锅等金属材质相比,加热更为温和,不容易烧糊食物。石锅比一般的容器更具有存热能力,烧热后保温约30分钟,品质好的可长达2小时,无火状态依然不会变冷。另外,锅壁的厚度、锅身的大小,与导热速度、持久保温等也息息相关。
由于制作锅具的石料质地各有特点,适合烹饪的食材也各不相同,肉食、禽类、海鲜、蔬菜、菌菇……有些食物可以直接在石锅中烹饪,有些则要预加工,再放入石锅。因此,选对石材与食材,就是打造石锅菜的成功秘诀。
身价最贵的墨脱石锅,让禽类菜更鲜嫩
西藏美食“鲁朗石锅鸡”,是林芝地区最有名的菜肴之一,石锅鸡的卖点不是鸡,而是墨脱石锅。
这种独特的石锅是用一种天然“皂石”凿制而成,石料产于墨脱县境内有着“冰山之父”美誉的南迦巴瓦峰。墨脱石锅历史悠久,布达拉宫还保存有松赞干布使用过的石锅。由于地理位置和运输原因,产量低,售价高,一只锅要卖几千元,大型的甚至上万元。
墨脱石锅多为桶形,厚2-3厘米,规格大小不等,直径以30厘米较为常见,锅底有平底和弧形两种。石材含有人体所需的钠、镁、钾、锌等16种微量元素,熬煮食物味道鲜美,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作用。
墨脱石锅
适合烹制鸡、鸽等禽类
炖煮、熬汤
传热快、不粘锅
质地软,可耐2000℃高温
灰白色保养后变为灰褐色
墨脱石锅适合烹制肉质细腻,油脂略少的食材,尤其是禽类,比如土鸡、藏鸡、花鸡、白鸡、乳鸽等,做成猪肚鸡、鸽子煲等,肉质细嫩,汤汁鲜美,清甜不腻,后味醇厚、持久,如果加入蘑菇,菌汁浓郁,更加滋补。
烹制时将鸡切块、焯水,在油锅中翻炒2分钟,石锅内加水,将、把翻炒好的鸡肉放入,并将薏米、山药片、芸豆、菌菇、大枣等熬炖1小时以上即可。
地位最高的花岗岩石锅,御膳名菜石锅鱼
石锅通常用一大块花岗岩凿制,做成平底炒锅或双耳状的锅型。现代工艺,还会在表面附上陶瓷层,光洁顺滑,油烟少。底部为复合锅底,明火、电磁炉都可通用。
花岗岩石锅
适合制作鱼类、肉类
文火慢炖、煎烹
导热均匀
防刮耐磨,质地硬实
灰色
花岗岩石锅适合烹制鱼类食材,炖煮后鱼肉非常细嫩、鲜甜,煎鱼则鱼皮不掉、不破。湘菜中有一道名菜石锅鱼,也叫金福鱼,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是长沙一带的特色风味,先煎后炖,延续传至今,还吸引了不少江浙食客。
石锅鱼的宫廷秘制配方,据悉由十八种作料和十九种中药材经过炒、熬,再研末入汤,然后炖、闷、煮精心制作而成。
现代做法相对简约,制作时选用鲜活的草鱼,刀法要求高,鱼片需切得又长又厚,先过油煎制,将辣椒、花椒等作料混合放入热好的石锅,加入高汤,待汤汁翻滚时放入鱼片,煲熟制成。石锅鱼,汤汁格外香浓,甚至飘出餐厅,大街上都能闻到,瞬间就激发出人们旺盛的食欲。其他如海鲜、肉类等同样可烹出诱人滋味。
海鲜浓汤
徐师傅用手工鲜豆皮与提前煨制的海参、鲍鱼、腌制的虾仁,一同加入鸡油、浓汤,并以南瓜泥调成金汤,装入烧热的石锅,最后撒木鱼花是点睛之笔。
创意西餐
李师傅用石锅烹制了一道法餐与日本料理的融合创新菜。煮熟的米饭混合低温浸泡熟的鹅肝粒、葱花、炒香的芝麻和红酒汁,拌好后放入烧热的石锅。用两种油温的油将猪排炸熟,淋上融化的芝士,锅的余热可以进一步发挥食材香味。
人气最旺的耐火石锅,沸腾烹制肉食与海鲜
耐火石锅,由纯天然的优质耐火石材专业打造而成,质量上乘,烹出的菜肴美味又健康,是使用范围较广的一种石锅,造型美观多样,也很适合作为盛器。
耐火石锅
适合肉类、海鲜、米饭
烹制沸腾菜肴、烤、煲
导热快
质硬,不粘锅
灰白色逐渐变成深褐色
耐火石锅,由于耐高温,适合制作石锅牛蛙、石锅沸腾双肚、石锅肥肠炒饭等,预加工后放入石锅或继续烹制的菜肴,包括像海参、鲍鱼、牛尾等食材也很适合。
加热炒制
肖师傅加热石锅,放少许油、配料与鲍鱼和鸡块一起炒香,再加入少许鲍汁,大火焖制。最具特色的是最后开大火在石锅盖沿淋上花雕酒,顿时香气四溢。
酸汤煨制
周师傅将鲜鲍鱼、辽参一同加入清鸡汤、酸汤煨至入味。与蒸好的美国野米、燕麦等食材依次装入烧热的石锅,淋浇酸汤汁提味。
火山岩石锅,荤素食材皆全能
火山岩石锅和耐火石一样,可以做成传统锅具,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由电火锅的思路改良制作的插电火山岩石锅,使用范围更广、更便捷。
火山岩石锅
适合烹制各类食材
加热速度快
锅壁厚
天然涂层更省油
清洁省力
插电的火山岩石锅,做成鸳鸯锅,由于挡板是一体成型的,两边完全不会串味、串料。由于锅身壁厚,可以一边涮锅,一边烤制,放上金属蒸架,又能变成蒸锅。
比起普通不粘锅的化学涂层,火山岩石锅是物理性涂层,是将火山岩分解后,经过高温烤瓷再与铝合金融合后形成的不粘锅,更加安全、结实,质感也光滑温润。加热速度非常快,如果选择最强功率,从冷锅到沸腾只需5分钟。
锅内残留的油腻,用厨房纸一擦就干净,清洗时没有过多讲究,只要不把锅直接泡在水里即可。
锅内烹制 VS 盛放保温
可以在石锅中直接烹饪的菜品,适用于不太复杂的制作,尤其是将原料和调料搭配好后,放入石锅煨制或慢炖,比如鲍汁一品滑豆腐、石锅焗美味虾等。
传统石锅最宜明火烹制,适合多个出火口的炉灶、卡斯炉,现代科技工艺的石锅也可用于电磁炉、节能灶。
菜品适合预先烹饪,再放入加热的石锅,多以爆炒煸香调料或经过多种手法制成,比如粉丝海蟹、酿茄夹配蒸黄豆,可乐小排、黑豆焖老鸭、石锅牛杂、石锅酱凤爪等。
石锅加热,可放入220℃-300℃的烤箱,恒温加热,用时再取,亦可作为盛具,让菜品的色香味形器得到全面提升。操作时注意隔热防护,小心不要被烫到。
TIPS:石锅保养技巧
新锅在第一次使用前,应先用食用油将锅体内外均匀地擦2-3遍,养几天后再使用。
每当使用3-4次后再擦遍油,做好日常保养。
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磕碰损伤。
用完不能立即冷水冲洗,等到锅体冷却后再洗。
洗锅时不要使用钢丝球,可以用淘米水浸泡后清洗。
石锅颜色会越用越深,这是正常现象。
石锅由纯天然的材料制成,历史悠久,也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改良,在寒冷季节是厨师做菜的得力帮手。各位师傅,你的拿手石锅菜是什么呢?不妨上传名厨App与大家一起分享。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图源:名厨App / 参考文献与资料:Secite、《经典饮食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