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探讨厨师与烹饪传统的关系。
从第五季开始,《主厨的餐桌》开始转变,回到了更多平凡主厨的人生之上。这一季的主题是“归途”,4位主厨将他们的烹饪灵感,对世界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挣扎、文化的紧张和自豪感都融入到非凡的烹饪中。
与此同时,厨师界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回溯”,回到故乡,回顾自己的烹饪传统。诸多主厨正在用菜品,诠释着自身与烹饪传统的关系。
以土地为源头,重塑传统
“在南方,我们丢失了种子、植物和故事,丢掉了几代人积累的文化和一个地区的联系。”厨师肖恩的故事是最贴合归途的,他试图与人们印象中的“美国南方饮食”做对抗。
那是一个社会问题频出的地区,饮食则是不健康、油腻、高卡路里。但肖恩却不这么认为,南方美食是其温暖的个体记忆。
他在山里的矿区长大。11岁父亲去世后,便搬去了和祖母一起住。祖母喜欢摆弄各种食物,有个很大的菜园。他从小跟着一起干农活,知道如何快速挤出豆子,辨别地下的地瓜是否成熟。对美食的理解便从那时开始。
15岁,他开始在餐厅工作,面对热油烫伤却依旧热忱满满,并立志学习烹饪。
23岁独立支撑一家餐厅,却在开业之初搞砸了,垃圾桶里是烹坏的菜,桌子上是客人的退菜,“我们好像犯了错,那种感觉非常糟”。报纸的评论出来了,基本上全是差评。
他暗下决心,“拿到好评之前,我一天都不休息,对得起自己的职业”。之后他开始了十个月的疯狂历程,没有休息,晚上就在餐厅打打地铺。十一个月的极端疯狂之旅,终于有了回报,报纸的差评转成了赞誉。
三年之后,技术成熟,他去到了当地最好的酒店,想把自己的想象力展现给城市,也开启了现代“南方饮食”的契机。
他试图展现多元性,但食材是匮乏的。源自西非的饮食文化在内战和城市化进程中逐渐丢失,随之而来的是烹饪传统的消失。他为遗失了这些知识而遗憾,为以米为基础的菜肴缺失了灵魂而痛惜。
这也促使他收集和重新整理种子,试图从源头调整,向世界证明现代的南方烹饪同样优秀。他包了一块地,6点起床去地里干活,日落而归,看红玉米一点点长成。
“我做的第一块玉米面包,和祖母做的一样。”这之后他专门开了家餐厅—哈斯克。店里不出售非南方的食材,充斥着猪耳朵、干豆角等不浮夸的菜。他开始研究传统,酿醋,制作油盐,四处收集食材。
祖母醋罐子里的醋母,可以发酵出更多的醋,他试图用它酿醋,一直酿下去。这是一段自我的探寻之路,重新发掘了南方饮食、认识到食物的价值,人们也开始关注南方饮食。
这并非孤例,第一季有Blue Hill餐厅的创造者Dan Barbe,秘鲁名厨Martínez,他们都从厨师角色回归大地,从自身的文化背景起源,在断层的烹饪传统之间搭桥,试图让被人遗忘的餐饮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充分挖掘在地餐饮文化
这一季有另一个故事,也在讲述厨师如何挖掘南方饮食,关于黑人女主厨玛莎玛。
11岁她离开了充满南方传统的故乡萨凡纳 ,在经历了几次工作的失意后,她决定做回厨师,去城堡工作,那里有香草园、蔬菜园,还能悠闲地做菜。之后,她进入提供精致餐饮的餐厅学习,从底层开始,几乎所有的职位都做过了。
随后她回到故乡,在灰狗巴士站旧址开了灰色餐厅,但初期的菜单一片杂乱,你看不到她的故事。她也迷茫,思考要成为什么样的厨师,一鸣惊人,天马行空,还是去诠释传统菜品。
但故乡是陌生的,有些东西随着11岁那年的搬家被掩盖了。
她决定重新了解这个城市,以成年人的眼光,不断品尝故乡的食物,感觉像回到了奶奶的厨房,阅读以前的烹饪书籍,了解之前的非裔女大厨,深度接触当地的餐饮文化。
农夫的坦率交谈让她了解这个地区,慢慢了解到丢失的传统。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明确了在烹饪方面的目标,自信心开始觉醒。杂乱的菜单换成了推广南方传统的菜单,她的阅读、回忆、纽约的生活经历,融合为一体。
南方饮食中少见的黄瓜和当地番茄、香草结合在一起,制成冷汤。牛肝加玉米渣,一道非常适应体力劳动的菜品,牛肝被她替换成鹅肝,体现了南方特色。
“离开故乡,总感觉少了什么,或许是阳光,沼泽,或是割掉的青草味。”回到故乡,充分和当地的人接触,你或许能找到关于传统的灵感。
非主流的厨师成长之路
这一季也出现了身份特殊的大厨,他们并非烹饪专业出身,而是阴差阳错,开了餐厅,走上了烹饪之路。
肉店出生的屠夫—达里奥,子承父业,开着一家切契尼老肉店,坚持“肉类万岁”,“我不是厨师,我是个会做饭的屠夫”。
他给牛排做葬礼,之后拍卖牛排。他珍惜食材,觉得一根小骨头都不浪费,每一部分的肉都有质感,他想把每一种质感都献给大家。
他喜欢烹饪时不加调味品,真正地无添加,他希望有不加任何东西烹饪的肉。他也坚持餐厅只有一个餐桌,大家一起拼桌,吃饭的地方就是做饭的地方,“我尝试把儿时的欢愉带给每一位客人”。
英国伦敦大吉岭特快餐厅,由女主厨阿斯玛打造,从家乡小吃到皇室宫廷熏陶的菜,以不刻板的方式表达。
用餐时她会介绍每一道菜的故事、家族历史与员工的情感联系。后厨的员工全部由未学习过专业烹饪的女性组成。
餐厅的开启源自她的英国异乡生活,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无法对很多事情产生共鸣。
回到印度后,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发现食物是最能慰藉人心的。在印度传统中的经典菜式,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对很多妇女来说,这意味着尊严。
重回英国,她骑车去到了很远的地方,闻到有人在做印度饼。受此启发,她开始给身边的人做饭,有了新的社交。拥有做饭的能力,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转变。
她开始做私房菜,朋友们也陆续加入,随着就餐人数的增加,在社交媒体上逐渐传播开来。随后她开启了这家餐厅,踏上了新的人生路程。
新一季四个故事以“归途”为线,讲述着他们与烹饪传统的关系,关于重拾、重塑。在你的工作、生活中,烹饪传统是什么样的角色与作用?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
-end-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