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文化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顯著特色。「醬」可提供給食物沾取調味,也可以加到食物中調味烹調鼎鼐。若要從其中選取一個最具代表性的醬料,非「醬油」莫屬。
知味、品味、玩味醬油的色香味
醬油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有自己的口味傳統。比如,廣東人的生抽、老抽,台灣人的蔭油、醬油膏、醬油清、白醬油...,如何在這些多樣的產品中,我們邀請到有「慢食達人」之稱,長期關注在地食材,並透過品嚐會歸納比較食物特色的專家徐仲。來跟我們分享,如何透過味覺、嗅覺、知識及運用認識醬油。
醬油品嚐的方法
每次辦理醬油品嘗會,我總會由「知味」、「品味」和「玩味」三個觀點切入。
談台灣醬油,關鍵在於醬油的「知味」觀點,也就是透過醬油理解土地及文化的連結。譬如烹煮台南式的食物時,醬油要偏甜;若是烹煮客家式菜餚,醬油要偏鹹;假使煮宜蘭的菜餚,那一定要用宜蘭在地釀造的醬油,因為此地醬油的釀製時間較短,醬味不同於其他縣市,如是種種酸鹹甘香,不同的醬味展現菜餚的地域性,在餐桌詮釋生活。
述說醬油的差異時,透過舌鼻視覺,找到「醬色」、「醬香」和「醬味」的適用處,這就是醬油的「品味」觀。譬如醬色偏深,容易讓食物有花時間久燉的暗示,醬色偏淺,有突顯食物艷麗的作用。至於醬香,那是無形的癮,不同的醬香自有欣賞法,某些適合熗燒,有些適合滷煮,隱隱約約濃濃郁郁,交織成動人食慾。而最複雜者當屬醬味,或甜或鹹或鮮或甘,烹煮後與肉脂菜香同融,一方醬味,可以沾附覆味,也可滲透提味,以醬為導,齊唱合鳴,指揮出迷人的滋韻。
認識醬油的原料與工序
為了建構「品味」醬油的邏輯,我習慣依著「釀醬原料」分門別類。台灣醬油有兩大體系,一是「黑豆醬油」,另一是「大豆和小麥醬油」。不考慮進口黑豆,光是台灣本土黑豆就有四大款,分別是屬於黃仁黑豆體系的台南五號、屏東原生種黑豆和宜蘭原生種黑豆,還有屬於青仁黑豆的台南三號,品種和產地不同,醬味就不同。至於黃豆狀態可分為脫脂黃豆片或全粒黃豆,來源則分為基因改良黃豆、非基因改良黃豆和有機黃豆等三類,再加上小麥和黃豆的比例,醬油的色香味就五花八門。
單就理論,釀醬原料中的小麥占比越多,醬色越亮麗,大豆佔比例越高,醬色越偏深,其中黑豆釀出的醬色又比黃豆深。至於醬油風韻,小麥比例越高,醬油的甜度越高,因為澱粉在發酵時被分解成葡萄糖,甜味自然豐厚,酒味也會清晰。若是大豆的比例高,醬油的鮮度便高,因為原料的蛋白質含量高,分解後會得到較多麩胺酸,鮮味自然濃郁,發酵的醬香也較明顯。
理論歸理論,實際上醬油的色香味非常複雜,除了「釀醬原料」,還要考慮「製醬工序」和「後製調整」。譬如發酵方式對風味的轉化,譬如蔗糖、甘草等添加物的影響。如此多元,增添品味醬油的趣味性。
在醬油品嘗會結束前,一定要談談醬油的「玩味」觀,也就是透過「知味」及「品味」認知,創出有自己風格的醬油,譬如以 20% 的黑豆醬油加上 80% 豆麥醬油調配出 A 醬油;以 40%黑豆醬油加 60% 豆麥醬油調配出 B 醬油,以此類推,混合不同年份、不同釀造法、不同滋味的醬油等,能夠衍申無數風味。
如是種種,經歷「知味」、「品味」和「玩味」,每個人獨有的醬油價值感,將會逐漸成形,這就是舉辦醬油品嘗會的目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