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金蓬萊主廚陳博璿:家傳台灣味摘米其林一星

人物 编辑/ Atomy 2019.06.01

「做出一道自己滿意的料理時,當然會感覺心中熱情又燃燒起來。但是沒有熱情的時候,你要怎麼撐?」

我們在週四中午抵達金蓬萊,這家連續兩年獲米其林一星的台菜餐廳,平日午間時段客席滿座,交談聲夾雜中文、日語。偶爾還有幾位衣著輕便、看來是附近鄰居的客人提著外帶離開,外場經理陳莉莉不好意思地說:「有些老客人抱怨我們摘星後變難訂了,乾脆點外帶回家。」

我們跟著陳莉莉與主廚陳博璿走進廚房,討論拍攝畫面。陳莉莉指著最外側的爐說:「這是主灶,是他(陳博璿)平時在用的。」我才驚訝得知身兼經營者的主廚至今仍天天下廚。剛結束一輪餐期的陳博璿看著正在出菜、整理廚房的廚師們,偶爾簡單交代一兩句。安靜的他好像還在沈澱思緒,等待精神回復。

如果你之前看過陳博璿的報導,就會知道他在中年之際,放棄航空業行銷經理的工作,回家接下父親陳芳宗一手打造的餐廳金蓬萊。從頭銜漂亮、相對穩定的辦公環境,到工時長且需要大量勞動的廚房工作,還得同時管理餐廳營運。陳博璿坦言:「這都是為了我爸爸。」

0425_0154 拷貝.jpg

金蓬萊連續兩年摘下米其林一星。

北投起家的酒家菜傳奇

日治時期開始,以溫泉馳名的台北北投地區,是商務應酬的第一選擇,因而促成當地「酒家菜」興起。陳博璿的祖父陳良枝曾受僱於日本料亭,五〇年代時帶著一身廚藝開設「蓬萊飲食店」,成為北投最知名的酒家菜餐廳之一。

當時的餐廳就像家族事業,一家大小都是工作人員,廚藝技巧跟料理風味也就這樣代代傳承下去。陳博璿小時候也曾在北投的廚房裡幫忙洗菜備料,後來父親陳芳宗由北投遷至天母,創立「金蓬萊台菜」,陳博璿也會在週末回家幫忙。直到父親心生退休之意,不捨家族之味就此消失,他辭掉工作,回家與父親一起開卡車上市場載貨,在廚房爐火前揮汗甩鍋。

0425_0033.jpg

當父親心生退休之意,陳博璿辭掉工作,回家接掌金蓬萊餐廳。

由於自小耳濡目染,廚房工作陳博璿很快就上手,菜餚口味、作法也完全聽從父親意見。但兩代間最常出現的衝突,往往是餐廳的經營管理。

漸進式改革,消弭兩代價值觀衝突

「我爸的世界很封閉,就只有廚房跟家這兩個地方而已。」在外走跳、世面見多的陳博璿,已注意到餐飲環境正在轉變。不是菜做得好,顧客就會自動上門;硬體設備與軟體服務若沒有跟上趨勢,也可能為時代淘汰。

以制服為例,陳博璿認為內外場都該穿制服,員工更能明確畫分上下班的狀態。但父親覺得黑色的長袖制服不適合高溫廚房環境,加上內場客人看不到,像以前一樣穿背心工作就可以了。

這是兩代價值觀的落差,但陳博璿認為改革勢在必行,包括更新設備、建立制度、改善流程等。如果按照原本模式運作,別說擴大規模,連未來經營也有可能出問題。

「要讓上一代對你放心,有些地方你要慢慢來,不要追求一步到位。」父親有心目中理想的餐廳狀態,陳博璿也有他的藍圖,如果一下子從父親的狀態跳到陳博璿的藍圖,不光是父親,連常客也無法接受。因此,陳博璿緩步漸進,帶領金蓬萊轉型。

0425_0156.jpg

陳博璿花了 15 年時間,才帶領金蓬萊完成轉型。

剛回來接家業時,陳博璿把餐廳與廚房重新做空間規劃,整理得乾淨整齊。這是金蓬萊的第一次改革。為了讓父親放心,陳博璿自掏腰包付清第一筆裝修費用。裝修後的空間確實提高工作效率,父親看到成效後,也覺得這筆錢花得值得。

歷經兩次搬遷,最終落腳天母東路,現在的金蓬萊客席寬敞舒適,傳統中帶典雅之風,這樣的空間設計才終於符合陳博璿期待。他不斷跟父親溝通,證明改變的好處,花了 15 年才把金蓬萊打造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我的出發點就只有一個,就是看到我的父親開心。所以不管任何事情,即使我想這樣做,我還是會考慮到父親的感受。」

精調細修,讓老味道更上一層樓

二代接班的挑戰,不只是與上一代的溝通問題,一班常客對老味道的依戀,掌勺的二代也輕忽不得。父親已為金蓬萊的風味定調,接棒的陳博璿則以品質更好的食材、規格化的出餐標準與細緻的呈現手法,將老味道帶上新高度。

像是到金蓬萊必點的「排骨酥」,過去排骨都是從市場採買。但攤販的供應量有限,陳博璿接手金蓬萊後,他直接往上游去,問過一家又一家生鮮屠宰場。「這是金蓬萊的招牌菜,我必須找到能符合我們規格跟需求量的廠商。」後來陳博璿與嘉義的生鮮屠宰場合作,有了穩定的供貨來源。

0425_0076.jpg

排骨酥是金蓬萊的家傳料理,陳博璿再以規格化穩定品質。

另外,排骨成本高卻售價低,早期抱著「不浪費」的心態,大小不一的排骨都會使用。但一起下鍋油炸後,較大塊的排骨就得另外挑出多炸一會兒。出餐量不大時還能應付,隨著生意越來越好,這道額外的程序就會拖慢廚房工作節奏。因此陳博璿訂出統一規格,讓每一隻排骨酥的肥瘦比例、大小趨近一致,穩定料理水準,也簡化作業流程。

再看台菜的經典料理「五柳枝魚」,陳博璿將魚肉片開,整條魚鋪粉後下鍋油炸至表面金黃酥脆,最後淋上與糖醋醬汁共炒的蔬菜絲。糖醋醬汁是五柳枝魚的核心元素,陳博璿承襲原始配方,切絲蔬菜則選用更高等級,講究切工,以更精緻的方式呈現這道傳統菜餚。

food_67193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又香又嫩的「白斬雞」也是金蓬萊招牌之一。選用重量約在 3 斤半,45 天以上的雞隻,成熟度夠肉才會甜,再將整隻雞放入雞高湯中煮熟。高湯是每個餐廳表現風味的關鍵,陳博璿調整高湯比例,完成後還以糖度計與鹽度計測量。雖然最後還是要廚師親嚐確認味道,但有了機器輔助,就能減少調味時間,提高廚房效率。

food_67194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比起熱情,責任感讓廚師走得更長遠

即使導入制度管理員工,陳博璿還是延續父親重情義的風格,營造宛如家庭般的工作氣氛。在金蓬萊的廚房裡,廚師不用擔心派系糾紛,大家才能專注達成目標——把工作做好,將有水準的料理送到出餐口。

這裡 8 個廚師大約才 25 到 30 歲,有兩個從餐飲學校一畢業就跟著陳博璿,在金蓬萊歷經當兵、結婚到生子等人生重要里程。身為大家長的陳博璿,也把這群廚師當自己小孩照顧。

因此,陳博璿每年店休 5 天帶員工出國旅遊,帶他們吃平時捨不得去的餐廳,帶每天久站、大量勞動的廚師去按摩。「你要他成長的話,給他的不能只是工作,是更好的生活品質。他把這一輩子都拿來跟著你,你要讓他的人生過得更好。」

相較於西餐的開放式廚房與日本料理的板前,台菜的廚師隱身於出餐口之後,每天與熱油炒鍋為伍,難以被大眾看見,常讓年輕廚師覺得挫折。但陳博璿認為關鍵不在有沒有舞台,在於有沒有本事上舞台。「技能是一輩子的,有了技能之後,其他你要的東西就會來。」

20 年寒暑都在廚房中度過,對陳博璿來說,他已不再像剛學廚的年輕人那樣滿腔熱血。「做出一道自己滿意的料理時,當然會感覺心中熱情又燃燒起來。但是沒有熱情的時候,你要怎麼撐?」

他的答案是責任感。熱情難免被重複的例常工作消磨,責任感能讓你維持恆常水準,才能在廚藝這條路上走得長遠,才有機會創造下一個燃燒熱情的時刻。

0425_0103.jpg

熱情難免被粗重的工作消磨,陳博璿認為有責任感的廚師,才能在廚藝這條路上走得長遠。

番外篇:台菜大廚也愛的 fusion 料理

陳博璿說自己放假就愛到處嚐鮮,除了鮨隆、鮮流坊等日式料理,我們問最近有沒有讓他驚豔的新發現,「Impromptu by Paul Lee,這個小老弟真的不錯。」

他口中的小老弟是李皞(Paul Lee)。10 歲移居美國,歷經多家星級餐廳歷練後,Paul Lee 在 2018 年回到台灣開設餐廳 Impromptu by Paul Lee,以不受菜系限制的多元創意料理摘下一星。在美國生活多年,接受的又是法餐訓練,但他還是能將各種風格巧妙融合,端出台灣人也喜歡的風味,「他真的不簡單。」陳博璿連連稱讚。

-end-

Atomy.jpg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