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罐頭食材翻身,他們種出主廚愛用的台灣白蘆筍

食材 编辑/ Atomy 2019.08.12

「用台灣白蘆筍的風味,去取代法國的甜味跟細膩度。」

每到春季,如象牙般乳白的白蘆筍終於出土,細嫩甘甜的滋味總讓老饕殷殷期盼。最為人知的白蘆筍產區無疑是法國,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台灣過去也曾大量種植白蘆筍,還是東南亞最具代表性的產地。

昔日輝煌種植榮景,因時代轉變而沒落

在相關單位推廣下,60-70 年代是台灣白蘆筍的全盛期,產區南至屏東,北到彰化。當時台灣種植的白蘆筍多加工成罐頭,產量之高,還曾在台灣的外銷史寫下一筆。

但白蘆筍的種植與採收高度仰賴人力,大坵田有機農場的工作夥伴林瑞祥說,當時雲林土庫家家戶戶都種白蘆筍,採收時甚至請不到工人。後來台灣經濟起飛,勞動力逐漸離開農地;加上 1986 年韋恩颱風造成台灣西部嚴重風災,這個需要大量勞力的產業逐漸沒落。

20190624_YSF8348 拷貝.jpg

過去台灣白蘆筍多加工成罐頭,隨著高端餐飲興起,在地白蘆筍也逐漸朝向精緻化產出發展。

但在雲林土庫,又有新一代的白蘆筍農夫出現。這批無毒有機的白蘆筍不再是運到工廠做罐頭,它們直送餐廳廚房,成為台灣廚師一展廚藝的絕佳食材,身價不可同日而語。

仰賴人力且工序繁複,造就白蘆筍的嬌貴

蘆筍種植在排水良好的沙地中,在土中未受日照的嫩莖就是白蘆筍;當蘆筍破土長到地面上,照到太陽,顏色就會轉綠或轉紫,變成市面上常見的綠蘆筍或紫蘆筍。

20190624_YSF8509 拷貝.jpg

白蘆筍是土中未受日照的嫩莖,當蘆筍照到太陽行光合作用,就會變成綠蘆筍或紫蘆筍。

溫度低時白蘆筍的甜度才會提高。相較南部地區,雲林的溫差較大,長出的白蘆筍風味相對好。加上父母親那輩有種植經驗,比較容易上手。因此林瑞祥與家人成立大坵田有機農場,重現雲林土庫的白蘆筍種植風光。

白蘆筍被視為抗癌食材,林瑞祥因此採用有機無農藥的種植方式,為白蘆筍搭建溫室,遮蔽風雨且維持恆溫,還在溫室裡養起綠繡眼,以自然的方式解決害蟲問題。

在 3-11 月的產季間,農民得摸黑在凌晨 3 點採收白蘆筍。一方面是要趁白蘆筍還沒破土而出、行光合作用而變色前採下。加上溫室氣溫高,太陽一出來就變得炎熱難耐。在僅有的頭燈光源下,農民必須注意露出土堆表面的筍頭,撥開土堆摘取後再覆土。這個過程只能仰賴人力,加上採收程序繁複,讓人力成本低、採收速度快的綠蘆筍比起白蘆筍更加普及。

20190624_YSF8473 拷貝.jpg

白蘆筍採收全靠人工,加上多了撥土與覆土兩個動作,投注的心力遠高於綠蘆筍。

沒有法國白蘆筍的甜味,就用在地風味做出變化

白蘆筍採下後就要洗選分級。大坵田將直徑 1.5 公分以上、長約 20 公分左右的白蘆筍留給餐廳。也會特別挑選皮薄、細嫩度高的,外皮不用削掉太多,降低食材浪費。目前高雄簡天才 LA.ONE café、台北喜來登飯店、Taïrroir 態芮、台中席樂餐廳都是大坵田的客戶,他們的白蘆筍在里仁超市等有機通路也找得到。

若提到風味,法國白蘆筍的特徵無疑已成為普世標準:粗、大、甜。台灣的風土條件也許無法產出跟法國並駕齊驅的白蘆筍,如何以最適切的料理方式,發揮在地白蘆筍的獨有特色,就是台灣廚師的功課。

曾有主廚向林瑞祥表示,台灣白蘆筍尖部有種獨特的回甘味。廚師現場試吃後,也表示台灣的白蘆筍比較多汁。也許是因為法國白蘆筍運送時間較長,切開時水分沒有那麼多。另一個特點是外層皮薄,不需要削掉太多粗纖維的表皮。「像水梨!」最後廚師下了這個結語。

20190624_YSF8540 拷貝.jpg

廚師們實際品嚐大坵田白蘆筍,與法國白蘆筍風味做比較。

做為一個在地生產者,大坵田想透過白蘆筍達成什麼理念嗎?林瑞祥想了想,給了一個豪氣萬千的回答:「讓台灣所有餐廳都用台灣白蘆筍。」他希望讓台灣消費者吃到在地的白蘆筍後,能放下「非法國白蘆筍不可」的想法,「用台灣的風味去取代法國的甜味跟細膩度。」在地食材的優勢在於配送時間短、鮮度得以維持;如何打破既有的風味標準,淋漓盡致地表現在地風土孕育出的特色,就是台灣廚師可以努力的方向了。

「野.臺.繫」活動系列報導

「野」外用餐的在地饗宴

「臺」灣風土的全新展現

「繫」緊心心相惜的職人

「野.臺.繫」由來自各界的職人們所組成,以熱情奉獻的心意及各自的專業穿針引線,邀請大家一起透過食飲,深刻的認識台灣的土地與人且一同讓產地發光。

野臺繫臉書

野臺繫訂位報名表

產地職人-大坵田有機農場

產品:白蘆筍、白蘆筍汁

特色:無毒有機白蘆筍

職人:林瑞祥

創辦時間:2008 年

官網:心益安

在地精神:讓台灣消費者吃到在地的白蘆筍後,能放下「非法國白蘆筍不可」的想法。

-end-

Atomy.jpg

攝影:黃毛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