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主厨的蔬菜泥技巧,助你烹出更多新意与美味。
素食风潮越来越盛,各种蔬菜包括叶菜、菌菇、块根、瓜果、豆类食材运用增加显著,如何烹出更多新菜式?
制作创意蔬菜泥,食材搭配灵活,可将常用食材与特色食材组合,具有调味、造型、添香、增色,辅助用餐等作用,为菜肴带来顺滑细腻的口感,非常实用。
菜泥,即 Purée,起源于法国,原意为纯化或精制,将蔬菜、水果、坚果、肉禽、海鲜等为原料,通常先烹熟,再经过搅拌、研磨、压榨、混合或过筛,以达到奶油糊状或稠度,比酱汁和慕斯口感更醇厚。
传奇土豆泥,“世纪主厨”的招牌菜
“世纪主厨”乔尔·卢布松(Joël Robuchon)在演示如何制作一道甘美的奶油菜时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我的一切都归功于这些土豆泥。”
他颠覆了传统的土豆碎,仅用土豆加黄油、牛奶和盐,就做出了无比丝滑的创新土豆泥,口感犹如融化的奶油,成为征服众多美食家的招牌菜,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土豆泥”之美誉,也提升了很多主菜的美妙风味,被世界各地的厨师所模仿。
每个微小的细节都很重要
原料选用:选择大小均匀的 Ratte 土豆 900 克,薄皮且淀粉含量很高,能让土豆泥更松软;
入锅煮制:带皮土豆用中火煮 25 分钟左右,每升水中加 10 克盐,不加锅盖;
沥水去皮:土豆煮好后,立即捞出并沥干水分,去皮后放入一个低温加热的大平底锅,搅拌 4-5 分钟;
手动搅打:将土豆放入手摇搅拌器打碎,而不用电动搅拌机,避免太过黏稠;
加入黄油:无盐黄油 225 克,切成小块,与土豆碎一起搅拌,冷黄油有助于土豆泥制作更精细、光滑;
倒入牛奶:全脂牛奶必不可少,用量是 300 毫升,高温煮沸,一点点缓慢加入土豆碎,用打蛋器大力搅打;
细筛过滤:将土豆泥用刮板和细筛过滤,达到光滑、柔软、细润的状态。
提升土豆泥的丰富滋味
通过添加其他原料,土豆泥还能打造更多丰富滋味。“地狱厨神”戈登·拉姆齐(Gordon Ramsay)制作时融入了酸奶油、细香葱、大蒜、肉豆蔻、月桂叶。
更多可以提升风味的食材,比如新鲜香草,欧芹、百里香;加工过的蔬果,比如炒菠菜、焦糖洋葱、泡菜、腌渍橄榄、风干番茄、牛油果泥、南瓜泥;调料如辣根泥、咖喱粉、抹茶粉、辣椒粉、希腊酸奶;甜味版本,如苹果酱和少许肉桂粉。
冰浴制泥,蔬菜口感颜色俱佳
新鲜蔬菜制泥的小技巧,提前加盐稍许腌制,可以脱去一些蔬菜的水分,保留营养,味道更浓缩。
再将蔬菜快速焯水,放入冰块与水的混合物中略加浸泡,让纤维断裂,质地脆嫩。冰浴后,连菜带冰一起搅打成泥,口感更佳,颜色亮丽。
蔬菜泥通过细筛过滤,质感更加光滑、细致。
令人耳目一新的开胃小食和主菜
从经典到创新,米其林星级餐厅主厨运用蔬菜泥,打造了很多别致菜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红椒泥用挤压瓶盛入勺中,利于食用
将蔬菜泥装入挤压瓶,造型精巧、整齐,以勺子为盛器,方便顾客取食入口。
米其林星级餐厅主厨凯文·曼格奥尔斯(Kevin Mangeolles)擅长制作精美的现代菜肴,他的“红椒泥配山羊奶酪”柔滑细润,如果搭配茴香和帕尔马干酪,味道绝佳,极具亲和力。
红椒泥的制作,选用红甜椒 3 只,刷上 75 毫升植物油,以 180ºC 烤 15 分钟,再去皮、去籽、榨汁,用筛子滤去多余的水分,加盐和 1 茶匙红酒醋调味,装入挤压瓶,挤成圆球状,盛在勺子上,搭配 50 克山羊奶酪小方块即可。
菠菜泥加芦笋制酱,搭配北欧森林风味
以一种蔬菜泥为基底,调制另一种风味的酱汁,是丰富口味的新思路。
曾位列世界第一的 noma 餐厅,主厨 René Redzepi 烹饪了一道“烤芦笋和嫩云杉”,颇具北欧菜的森林系风格。
云杉有新鲜的树脂味道,略带柑橘香气,搭配的烤芦笋酱用绿芦笋 20 根和菠菜泥 45 克制作,加热后能让菠菜泥浓稠,用松香醋和盐调味,淋上松香油,滋味咸中带酸,色泽碧绿,充满浓郁的植物香气。上桌前,将酱料盛在盘中,放上烤好的白芦笋、嫩云杉和一小块鲜奶油。
火腿汤为多种蔬菜泥调和添味
通过热烹与冷烹的结合手法,用肉汤添入蔬菜泥,可以增加肉香,调整浓稠度。
西班牙大厨马丁·贝拉萨特吉(Martin Berasategui)已拥有 8 颗米其林星,他烹制的“热腌牡蛎”别具巧思。先用胡萝卜、芹菜、大蒜、洋葱加油低温爆香,烹熟后加入曼萨尼亚酒、白葡萄酒煮至浓缩,加雪利酒醋煮沸约 15 分钟,加入火腿高汤,制成腌肉汤。
取一部分肉汤,约 150 克,将其加入所有的蔬菜中,放入搅拌机,制成细腻顺滑的蔬菜泥,直至呈现奶油般的质地。剩余的肉汤用来加热生蚝。最后搭配腌黄瓜和辛辣的苹果泡沫。
紫甘蓝泥先煮再冷冻,使用便捷
意大利米其林星级餐厅的两位兄弟主厨乔纳里(Jonray)和彼得(Peter),烹制了一道浓郁风味的“虹鳟鱼配紫甘蓝泥,小茴香奶油”。
制作时将紫甘蓝 1 千克,提前两天用黄油将其泡软,加入榨取的紫甘蓝汁 900 毫升,煮沸后改小火煮 10 分钟,倒入食品加工机中,加苹果醋 140 毫升搅拌均匀,加盐调味。盛入料理机的罐中冷冻。
上桌前,重新加热紫甘蓝泥,搭配 54°C 低温烹制的虹鳟鱼片、发酵的紫甘蓝和切成圆片的皱叶甘蓝、小茴香奶油。口感丰富且颜色明亮,引人食欲。
用茴香泥制成泡沫,口感轻盈
蔬菜泥还可以打造更多形态,加奶油用液氮虹吸瓶制成泡沫,味道浓缩,口感更轻柔。
乔治(Giorgio)曾与第一位获得米其林三星餐厅荣誉的意大利女厨师 Nadia Santini 一起工作。他制作的“番茄水和茴香泥”,甜咸微辛,风味独特。
选用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番茄,特殊的甜咸味让这道小食颇具优势。将番茄 400 克加明胶粉 2 克,放入搅拌机,充分混合并冷冻至少 8 小时。移到冰箱冷藏层解冻,获取浓稠的番茄水。茴香根用中小火煮熟,加盐调味,放入搅拌机制成茴香泥,取 350 克加奶油 50 克,一起放入液氮虹吸瓶冷藏。装盘时在玻璃杯中加入番茄水和茴香泡沫即可。
东西方融合,亚洲食材烹制独特蔬菜泥
西方厨师或中餐师傅,以具有中式元素的食材制作蔬菜泥入菜,烹出了别样风味。
清新微苦的芜菁泥,为猪肉解腻
葡萄牙米其林二星 Alma 餐厅主厨 Henrique Sá Pessoa 的招牌菜极具亚洲特色,一道“油封乳猪配芜菁泥,腌洋葱,胡椒汁”,芜菁泥呈现出恰到好处的一点点苦味,清爽解腻。
醇厚滋补的大豆泥,借鉴炖煮手法
2019 圣培露世界青年厨师大赛大中华赛区冠军汪志诚,以参赛作品“what is soy in China(什么是中国的大豆)”一举夺魁。
他将干黄豆煮制成大豆泥,采用了类似猪蹄黄豆汤的手法,搭配 60℃ 低温慢烹再煎制的乳猪、四川腊肉,用贵州发酵豆豉、辣椒等调料提味,鲜香辛辣,味道非常丰富。
碧绿清爽的水田芥泥,汲取煲汤灵感
水田芥也称西洋菜、豆瓣菜,有胡椒味,很适合搭配脂肪和蛋白丰富的鱼类,比如金枪鱼、沙丁鱼、鲽鱼、鳟鱼等。水田芥制成泥状,颜色翠绿,爽心悦目。
态芮主厨何顺凯从港式家常菜“芫荽皮蛋鱼片汤”获得灵感,将芫荽替换成常用来煲汤的水田芥,搅打成泥,搭配酥脆的秋姑鱼、皮蛋、腌仔姜、虾夷葱,层次丰富。
香甜的百合泥,打造中式健脾凉菜
百合在中餐最常见的运用是与西芹一起清炒,或熬煮糖水。张旭飞将百合制成泥,打造了一道香甜凉菜。
选用广东本地产的新鲜百合,焯水断生,过冰水浸泡 10 秒捞出,控干水分后与松仁、牛奶、蜂蜜一起放入料理机搅打,再放入模具定型为圆柱状,冷藏 1 小时,点缀干桂花和柠檬皮屑,增添花果香气。
蔬菜泥制作 Tips:
变稀: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汤汁,使蔬菜泥变稀薄;
变稠:添加黄油、奶油、食材原料,以及黄原胶,使稠度更浓醇厚实。
作用融入造型,更多菜泥鉴赏
菜泥作用丰富,能平衡味道、制造饱腹感、辅助吞咽,请点击这里了解细节。具有美感的造型也多种多样,使摆盘富有艺术水准,比如半球形、水滴状、圆点、弧线、管状、不规则形状等,可以让厨师发挥灵感创意,请点击此处观看更多样式。
-end-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图源、参考文献与资料:Signature Dishes、名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