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穿上这些装备不仅舒适,还兼具时尚的外观。
从袜到鞋,如今的厨师装备正变得越来越潮
长时间站立是厨师工作的常态,但这也往往意味着双脚每天都要负担着巨大的压力。在过去,厨师的鞋袜生产往往只注重舒适性,但如今,随着厨师职业能见度的提升与大量年轻人的加入,也对厨师鞋袜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一家美国的鞋服制造商就尝试兼顾时尚与舒适,为厨师们量身打造了一套装备,单是袜子就颇有讲究。整双袜子采用了网状通风的设计,利于排汗散热,并专为厨师增加了足部衬垫,用于脚底缓冲。在颜色方面,其拼色组合也颇为大胆、鲜亮,并在底部增加了励志话语。
除此之外,潮流滑板鞋品牌万斯(Vans)也曾为厨师设计过专门的鞋款和围裙。鞋子的布料采用的是防水的海军蓝布料,为的是减少厨房中的溅水和污渍,鞋底则选用了渐变的彩虹色,潮范十足,凸出的外底可以增强抓地力和牵引力,能很好地适应厨房的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围裙的设计也植入了万斯品牌经典的棋盘格子纹理。材质则以耐用的牛仔布为主料,并配有一个胸袋和两个腰袋,以及可以调节的颈带,颇为实用。
不难发现,如今的厨师设备正在变得越来越潮,相信在未来潮牌们也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厨师这样独特的群体,并开发出更具新意的产品。(撰文:刘宇发)
《米其林指南瑞士 2020》发布,122 家餐厅星光闪耀
日前,《米其林指南瑞士 2020》获星餐厅名单发布,共有 122 家餐厅上榜,当中包括 3 家餐厅维持米其林三星,22 家米其林二星中 6 家为新晋餐厅,97 家米其林一星餐厅,其中 12 家为新晋餐厅。
瑞士的饮食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 Gwendal Poullennec 说:“从苏黎世到卢加诺,由圣加伦走到莱芒湖,我们可以在瑞士不同角落品尝到这国家卓越的美食。我们的名单已多次证明瑞士美食有很高水平,而这水平亦在持续提高中。”
值得关注的是有 2 家餐厅首次上榜,即一举摘下米其林二星。一家是去年由大厨 Jérémy Desbraux 接手的 Maison Wenger,以及由大厨 Sven Wassmer 领军的 Memories。
一些才华横溢的年轻厨师和新餐厅也吸引了米其林评审员的注意。今年的“米其林年轻大厨”奖项,由 Le Café Suisse 的厨师 Marie Robert 获得。 她的料理注重食材和细节,富有创意,展现出女性化、现代化的特点,并带有幽默感。
“米其林大厨导师”奖项,则由被誉为“瑞士美食界的超级巨星” Andreas Caminada 获得。 他擅于研发美食概念,也是一位很棒的导师,他的学徒中有三位所在的餐厅都获得了米其林二星荣誉。
“米其林侍酒师”奖项,由 Pavillon 餐厅的 Marc Almert 获得。 他擅于把酒品和大厨的创作完美结合,餐酒搭配独具眼光。
“米其林服务”奖项由在米其林二星餐厅 Adelboden 工作的 Ruth Wiget-Keiser 获得,凭借细腻与低调的服务,为客人带来难忘的用餐体验。
随着颁布奖项丰富程度的增加,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餐厅、厨师及餐饮人员上榜。(撰文:刘睿)
人造奶 PK 植物奶,“人造时代”来临了?
植物奶风潮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人造奶如今又来市场上分一杯羹。
美国初创公司 Perfect Day 获得了 1.4 亿美元第 3 轮融资,他们生产牛奶但不养牛,而是通过生物科技做成纯素的人造奶。
他们的“牛奶”是在实验室里生产的。简单来说,就是把牛细胞的 DNA 放进菌种里发酵,得到纯素乳蛋白。在去年 7 月他们便小小试水了一把,推出人造奶冰淇淋,虽然价格是哈根达斯的 3 倍之多,却在上线几小时后便销售一空。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吃到 Perfect Day 人造奶的产品,它计划和更多食品公司合作。迅速扩张的版图,让人们看到人造时代也许真的来临了。
近 2 年,在美国,植物奶已抢占 15% 的奶制品零售市场,并且还在以每年 50% 的速度激增;在英国,有 25% 的人选择植物性牛奶,而在年轻人市场(16 至 24 岁)中,这一数字高达 33%。
从人造肉到人造奶,除了反映了科技的发展,同样也反映了,由于气候变暖,各种食材减产,让人们不得不面对未来食材短缺的状况,利用科技的手段解决是一种方法,但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却也不能掉以轻心。(撰文:湯索)
-end-
本栏目由编辑精选自全球最新的餐饮资讯与观点。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