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详解荔枝味型:浓度调节诀窍与适配烹法

调味 编辑/ 蔣淼 2020.07.08

酸甜开胃的荔枝味佳肴,酷暑之下提振食欲的法宝。

7 月迎接三伏天,饮食注重防暑降温,同时增强免疫力。烹调清凉祛暑气的菜品,可运用含有大量水分、维生素的蔬果等食材,并补充优质蛋白质。

椰子、芒果、薄荷酱汁等都是应季的美味,菜式以新鲜、清爽为主。本月我们继续围绕食材、调味、制作等,一起探讨夏日烹饪的厨艺技巧。

荔枝味型是川菜 24 味型之一,在适用于热菜的复合味型中,颇受欢迎。许多经典川菜都用到了荔枝味型,例如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合川肉片”,即是将裹上蛋液和淀粉的猪腿肉片,煎至两面金黄,再下辅料速炒,烹入荔枝味酱汁,起锅后,色似茶黄,视觉上已透出酸甜鲜香,下口外脆里嫩,无限诱人。

合川肉片.jpg

合川肉片,图片来源:quanjing

从“合川肉片”就可看出,“荔枝味”得名于其酸甜适口、味似荔枝的特点——在盐、醋、白糖、酱油、料酒、葱、姜、蒜等调料、配料的共同作用下,荔枝味型构成了咸、酸、甜三味微妙的起承转合,让菜品的滋味充满活力,开胃增香的效果显著。

若拿同是酸甜突出的糖醋味型做对比,荔枝味型从味道的变化顺序,到调味的侧重都有着细微不同。

荔枝味型 VS 糖醋味型

屏幕快照 2020-07-09 上午10.53.30.png

糖醋味型代表菜“糖醋排骨”,图片来源:quanjing

荔枝味型入口后先是微咸,之后过渡到回味的酸甜。细化到酸甜味的感觉顺序,则是先酸后甜。

糖醋味型入口后,马上能感到明显的酸甜味,回口时才能感到咸味。

荔枝味型在调味时,讲究酸甜味与咸味并重。

糖醋味型在调味时,则更注重凸显酸甜味,而咸味只作为基础味呈现。

荔枝味调配

盐、白糖、醋、葱、姜、蒜、泡红辣椒、料酒、水淀粉、鲜汤。

以猪肉、鸡肉、猪肝、猪腰、鱿鱼及部分蔬菜为原料的菜肴。

调制时,要以盐打底,再放入糖和鲜汤定甜味,最后在起锅前加入醋。

糖略少于醋,姜、葱、蒜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小荔枝与大荔枝:酸甜浓度的把控

调制荔枝味时,根据糖、醋的用量多少,可以分为“小荔枝味”和“大荔枝味”。“小荔枝味”酸甜味浓度较低,适合汁水较少的菜肴,如“荔枝鱿鱼卷”;“大荔枝味”酸甜味浓度较高,适合汁水较多的菜肴,如“锅巴肉片”、“锅巴海参”。

小荔枝味

荔枝鱿鱼卷.jpg

以小荔枝调味见长的“荔枝鱿鱼卷”,图片来源:baidu

“荔枝鱿鱼卷”是典型的小荔枝调味,荔枝味鲜明,但滋汁不宜过多,才能充分展现出鱿鱼卷柔软带韧的口感。选优质水发整形鱿鱼,去头洗净,切成长 4.5 厘米、宽 3.5 厘米的长方形,再用正反刀划出荔枝花纹。同时,将葱白切成马耳朵形,玉兰片撕成小片,泡辣椒切成段。

炒鱿鱼时要用旺火热油,下入主辅料后,翻炒至鱿鱼翻花打卷,即可烹入调制好的荔枝味滋汁,迅速起锅,盛入盘中。

大荔枝味

屏幕快照 2020-07-09 上午10.58.37.png

大荔枝调味的代表菜“锅巴肉片”,图片来源:quanjing

“锅巴肉片”是应用大荔枝味的代表菜之一。制作时,选猪瘦肉切薄片,码芡,入油锅炒散,下姜片及玉兰片、木耳、剁细的泡辣椒,合炒,掺入鲜汤,下入盐、白糖、胡椒,勾芡起锅,加醋和匀盛碗备用。

选择薄厚均匀而干透的大米锅巴,掰成 5 厘米见方的块状,入油锅炸酥,色呈金黄时捞出,装盘。上桌时,将肉片等料倒入锅巴的盘中即可。

炸制锅巴时,油温不能过低;

滋汁的浓度以能均匀包裹住每片锅巴为准;

要注意保持锅巴和肉片的热度,以防上桌时影响脆度。

相同的做法下,把猪肉片换成海参或鱿鱼,则可以做出“锅巴海参”、“锅巴鱿鱼”,这些菜品都能体现出大荔枝调味的精髓。

烧、炸、炒:滋汁的调和与下入时机

根据不同菜品的烹制方法,荔枝味滋汁的调味方法,及下入主料中的时机,也略有差异,这些细节处的分别在制作烧菜、炸品与炒菜时,都有所体现。

与“锅巴肉片”异曲同工的“锅巴鲍鱼”,除了用料有所区别,烹法上也加入了烧的步骤。烧鲍鱼鲜嫩多汁,炸锅巴酥脆香口,酸甜荔枝味从中勾勒,滋味特别。

制作时,在锅内下猪油,烧至五成热时,下入姜、蒜、玉兰片,马耳朵葱节、泡辣椒节炒香,紧接着便烹入荔枝滋汁,再下入鲍鱼片,烧开后盛出备用。

锅巴.jpg

锅巴要掰成大小一致的形状,经过两次炸制。图片来源:baidu

炸锅巴时,油温烧至八成热,将锅巴按照上面“锅巴肉片”的方法,炸至酥脆即可捞出盛盘,最后浇上鲍鱼滋汁。

鲍鱼、锅巴都要保持高温,操作时动作要迅速,才能保证口感。

当荔枝味应用于炸品时,烹制步骤大致为锅内放混合油,烧制六成热,投入葱姜蒜、辅料稍炒,烹入盐、酱油、醋、白糖、水豆粉、鲜汤兑成的滋汁,收成二流芡汁,起锅淋于炸好的原料上即可。

炸鱼片.gif

鱼片改刀要均匀,经两次炸至酥脆卷曲,图片来源:baidu

“荔枝鱼花”以清淡爽口,回味酸甜著称。烹制手法为炸。选鲜鱼剖杀洗净,片下鱼肉片,去除细刺,用盐、料酒码味,再扑上豆粉,当锅中油温到达七成热时,下入鱼片,炸至卷曲翻花时捞起;待油温升高再次下入鱼肉复炸,至表皮金黄、外酥里嫩即可捞出,沥干油分,装盘。

接下来,在锅中余油中下入葱、姜、蒜末炒香,再烹入调制好的荔枝味滋汁,烧至收汁,即可用勺子舀出,淋在盘中的炸鱼片上。

鱼片改刀的深度、宽度,以及最后成型要保持一致;

在给鱼片扑豆粉时,要均匀涂抹,并抖掉余粉;

调制滋汁时,咸味比重要比糖醋味更胜一筹。

炒菜中的荔枝调味,烹法基本是将姜、蒜去皮,切指甲片,葱切马耳朵,主料用盐、水豆粉、料酒码,下锅炒散后,投入葱、姜、蒜、辅料稍炒,最后烹入盐、酱油、醋、白糖,水豆粉、鲜汤兑成的滋汁,收汁起锅即可。

荔枝带鱼.jpeg

“荔枝带鱼”,图片来源:Google

“荔枝带鱼”的烹饪步骤,分为两部分,一是炸制带鱼,二为炒制辅料和滋汁。先将新鲜带鱼处理干净,剖成两片,去骨后,皮下划十字花再切成菱形块,以盐、料酒码味,裹上豆粉,先后在五成油温和七成油温中炸制,至呈金黄色取出,沥干油备用。

炒制辅料时,将冬菇、胡萝卜、玉兰片切成小丁,下入锅中炒熟,接着掺入鲜汤,加酱油、盐、料酒烧开,放入白糖、醋,勾薄芡收汁,最后淋入香油推匀,舀出炒好的荔枝味辅料芡汁浇在带鱼上,即成。

炎热的七月天,想让热菜战胜酷暑,吸引食客青睐,酸甜开胃的荔枝味型,必是融入佳肴的一个加分选项。希望上面的几道经典荔枝味型菜谱,能给你的新创作带来灵感!

-end-

蒋淼作者卡片.jpg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活动。参考书目:《川菜味型手册》;《川菜厨师手册》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