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標準化、烹飪機器人、人工智慧⋯⋯周曉燕可不是一位典型的資深大廚。
被譽為中國淮揚菜代表人物,周曉燕在影集《舌尖上的中國 2》,以一段萵筍展露精湛刀工。他下刀精準毫不遲疑,力度、角度和深度恰到好處。最後拉起萵筍,切口間距一致,粗細相當的萵筍絲懸而不斷。或是一把細刀深入魚體,角度靈活變換。不一會,他抽出整副魚骨,魚身則完好無傷。
他展現的不只是刀工,還有傳統中餐對廚師技藝的高標要求。這樣一位傳統手藝人,卻在 10 多年前參與烹飪機器人的開發。他想像的中餐未來,究竟是何等光景?
能登上廟堂,也能走入江湖
淮揚菜流行於江蘇中部,是八大菜系裡蘇菜的代表風味。特色在於刀工細膩、口味清淡。江蘇淮安出身的周曉燕,也帶著淮揚菜般的儒雅氣質。他進學校學習廚藝,畢業之後仍留駐校園,第一份工作是餐飲科系助教。
當時學校由中國商業部管轄,商業部從全國各地抽調名廚來此輪流授課。助教周曉燕輪流與各路大師近距離合作,他們對中華料裡的理解深入精髓。當時周曉燕如同觀看名廚擂台,在大師身邊虛心學習,博採眾長。
後來他進入校內實習餐廳工作,從廚師做到主廚,再從主廚升上總經理。直到 90 年代,他又回到學校,專心從事教學與研究,目前擔任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院長。除了擔任各個國家級的烹飪大賽評審,他也常應邀至國外,進行烹飪學術與技術的交流。
一個廚師如果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兜兜轉轉,便不會明白江湖之遠;如果他一直在江湖之中行走,又往往忘了廟堂之高。周曉燕有嚴謹的科班教育,又有豐富的內外場工作經驗,學術與實務經驗兼具,才能有不受侷限的開闊視野,向下傳遞正確的知識。
淮揚菜的含蓄如何與時俱進
淮揚菜講究「含蓄之美」,與川湘的潑辣霸道相比,多了些溫柔;與魯菜的爆炒醬燒相比,多了些素淨。無論年紀老少、來自何方,都能欣賞淮揚菜的婉約之味。
含蓄之美具體表現在淮揚菜烹飪技法中,周曉燕以醋的使用為例——淮揚菜用醋相當講究,有明醋、暗醋、底醋、響醋之分。炒一道蝦仁,放一點醋在盤子裡,這是暗醋;炒豬肝出鍋之前,把醋淋在鍋邊,嗆出「滋」的一響,讓食客隱隱約約約聞到醋香,這是響醋。放醋,往往不是為了得其酸味,而是為了去腥;放糖,往往不是為了增加甜度,而是為了增添香味;許多淮揚菜也會用到胡椒粉,作用是為了提鮮。
時代變了,有時候這傳統的含蓄之美也會成為負擔。 「現在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食材變了。」周曉燕說,以前淮揚菜做長魚(黃鱔)很是講究,淮安一帶要把長魚放在鍋裡燜 20 分鐘,口感軟滑,不見鋒棱。如今長魚都是養殖的,燜 20 分鐘早已經爛了。以前的豬肉也是香味撲鼻,而現在工業化飼養的豬肉香味已經大不如前。如此繼續「含蓄」,往往適得其反。所以新一代的淮揚菜廚師必須轉變淮揚菜的技法,繼續為這個時代帶來豐富口感。
中餐創新不是噱頭,是必須
在周曉燕看來,菜色是有時代特徵的。時代不同,就會有所變化。
例如熊掌、魚翅過去並沒有被列為保護動物,可以自由食用。現在因動物保育或人道訴求,這些傳統食材可能就要消失了。但燒熊掌、燒魚翅的方法不可能過時,周曉燕可以用同樣技法來料理其他食材。
再舉湯圓為例,之前比較好的水晶湯圓,裡面包的是用糖醃一個月的豬板油。若要現代人吃下一個滿是油脂的大湯圓,可說是強人所難。但是我們能保留原始方法,去掉 ⅔ 油脂,加上其他餡料調和。方法是保留了,但不一定是水晶湯圓了。
「名菜有時代特徵,技法是可以永遠傳承下去的。」
周曉燕認為當代廚師的首要任務,是讓料理的味道更完美。因為中餐的核心和靈魂,就是味道。特別像現在食材多是種植、養殖出來的,取得來源不同,就不會是過去的味道,傳承時肯定要做些改變。味道調好了,再來思考錦上添花的事,設想怎麼讓料理更漂亮、找到更具藝術感的呈現方式。
在周曉燕看來,創新和傳承,本身就是一個動態和靜態的組合,兩者並不矛盾。傳承中有創新,創新中有傳承,所有的傳承並不是一成不變。
中餐能不能標準化?
早在 2004 年,周曉燕就合作開發「烹飪機器人」,仿造人的手部動作來炒菜,並在 2006 年研發成功,能夠烹調 600 多道菜。機器人手藝的背後,實則是原料和烹飪工藝的雙重標準化。
隨著餐飲市場的發展,標準化已成為很多餐廳提升競爭力的切入點。傳統中餐多仰賴師傅經驗,但是成熟的經驗實際上就是標準,只不過沒有用「標準化」這個詞來表達。
「一個幹了 40 年的廚師,他包包子、切麵糰,你去秤一下,哪怕把眼睛閉起來,分量幾乎相差無幾。我們做過實驗,揚州百年老店富春茶社裡一個很有名的老廚師,包子包好了以後去秤,也是相差無幾。」嫻熟的經驗本身就是一個標準,只不過沒有標準數據,50 克或者 80 克。
第二個原因,過去傳授技術主要是口授相傳。現在餐飲市場已經非常大了,靠一個老師傅的口授相傳,根本滿足不了。現在周曉燕思考的,是如何把老師傅的經驗完整複製,應用到餐飲市場。
但中餐因為工藝複雜,烹飪方法太多,刀工處理太多,調味豐富多樣,變化性太大,沒人能準確地統計出中餐到底有多少菜。許多人認為中餐不可能標準化,認為中餐最大的魅力就在於純手工、廚師的手藝和火候的掌握,標準化是對中餐的戕害。周曉燕同意中餐菜色全部標準化,難度是相當大的。但大家不能為了標準化而標準化,要搞清楚標準化的目的是什麼。
像水餃、包子、麵條之類的食品,越標準品質越穩定。一些獨立餐廳並不需要完全的標準化,重要菜色標準化就可以了。像中國天目湖賓館招牌料理是砂鍋魚頭,這道菜就要盡量標準化,從什麼地方買材料,怎麼加工,加工時間多長,確保這道菜在任何時候都能維持高品質。其他料理則應時而變,應季而變,不需要標準化。
中餐的商業型態很多,獨立餐廳、小吃、飯店餐飲等等。不同的商業型態有不同目的,不同目的需要不同的標準化。「所以中餐標準化是一個偽命題,需要看情況而定。」
周曉燕也曾參與淮揚菜標準的修訂,他說明菜系的標準不是強制性的要求,主要是供別人學習和參考。像一道揚州炒飯,就是給全球的人做揚州炒飯時參考的數值——食材、時間、火候等,目的在於讓廚師料理時有參考基準。
「去廚師化」推動廚師角色轉變
推動標準化、研發烹飪機器人,被尊為淮揚菜大師的周曉燕,對未來的想像比許多人還開明。科技圈的熱門關鍵字人工智慧,他認為這將成為廚師的挑戰與機遇。「簡單的人為操作,是完全可以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像廚房裡的切配、蒸煮等。但不是所有工作都能被取代,中餐裡的一些特色炒菜,可能暫時取代不了。」
除了帶來挑戰,人工智慧也可望為中餐帶來新機會。周曉燕認為透過人工智慧控制,中餐整體餐飲水準得以穩定提升。也能讓中餐在海外的餐飲市場,推廣得更好、更快。此外,當廚師的部分職能被人工智慧取代後,廚房工作將從體力取向轉為腦力取向,廚師要為這些智慧機器人提供數據與創意,設計新體驗讓機器人來執行。「(智能化)其實會推動廚師角色的轉換,提升餐飲創新的能力。」
談及中國餐飲業未來的走向,周曉燕也有自己的看法。中餐的發展會越來越兩極分化,一種是素食化、連鎖化、標準化路線,主題單一,猶如肯德基、麥當勞;另外一條路是精細化、品味化,富含餐飲文化內涵,對料理食材要求精細,猶如國外的米其林餐廳。
話題從中餐的傳承,到標準化的依據,最後落在廚師角色的轉變,這些現象的背後,都離不開對傳統的挖掘,廚藝的修煉,亦如周曉燕從廚之路,烹飪技術扎實,亦有文化底蘊,知其所以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