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式肉品熟成的技術,把西方的熟肉產品在地化,把味道在地化。」
隨著時間推移,食物的風味有如一道山形的曲線——從青澀上升到飽滿,從飽滿落下到衰敗。找到食材的風味巔峰,是所有廚師追尋的目標。因此,「熟成」這門歷史悠久的飲食工藝,又回到當代餐飲舞台的中心。
熟成技術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大廚與餐飲人們如何控制那道風味曲線?我們以《時間換來的滋味》專題,與你分享各種熟成知識與應用心得。
提到細菌,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並不那麼好——它讓食物腐壞,讓人生病。然而,對人類有害的菌種只是諸多微生物其中一部分,有些細菌非但不會傷害健康,還是讓食物變得美味的功臣。例如培根、火腿、臘腸等熟肉製品,薄可透光的肉片竟能乘載極致的鹹鮮,全賴微生物打開風味的大門。
西班牙伊比利火腿、德國香腸、中國金華火腿⋯⋯豬是全世界最被廣泛食用的動物,因此,你能在各國發現各種豬肉製成的熟肉。在台灣,隨著近年來西餐料理的崛起,大眾對 Salami(風乾臘腸)、生火腿等歐式熟肉越來越熟悉。加上在地化的飲食風潮蔚為風行,台灣也開始出現像「乾熟工場」這樣,用西方技術、台灣食材製作歐式熟肉的加工熟成職人。
脫水、接菌,熟肉風味由此而來
歐式熟肉可大致分為帶骨屠體、塊肉與臘腸 3 種。
常見於西餐廳的伊比利火腿,就是用帶骨豬腿製成。塊肉指的是將豬肉依部位取出,進行不同調味與熟成而成的產品,如用豬里肌鹽醃風乾的 Lonza、選用肩頸部位的 Coppa 等。取出所需部位後,將剩餘瘦肉與脂肪絞碎,混入香料與菌種,灌入腸衣後即成臘腸。
熟成過程中,肉塊的內外同時進行不同作用。肉塊內部的酵素分解細胞,將大分子切分成風味明顯的小分子。表面附著的自然落菌,也有助於風味的形成。
在熟成前,肉須先以鹽醃漬,以排出水分,使需要水分的有害細菌難以生存。食品工業多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等醃製鹽做鹽漬處理,它們能防止酸敗味產生,並創造明亮的粉紅色澤。
熟成時間長短則視肉品的脫水程度,越厚的肉脫水時間越長。脫水作用最好以緩慢、穩定的速率進行,若脫水太快肉質會變得乾柴。此外,皮和脂肪就像隔水層,像帶皮火腿若要去除 40% 水分,陳放時間就會長達 1-2 年。
什麼是製作熟肉最關鍵的要素?乾熟工場創辦人林思良說,微生物與原料最重要。
微生物:好菌驅逐壞菌,穩定熟肉品質
當熟成還是門手工藝時,熟肉作坊靠天然落菌發酵熟成。直到五〇年代,食品企業培養出商業菌種,一舉提高熟肉的製作效率與品質穩定性。
乾熟工場並非一開始就踏入熟肉領域。他們從水產轉作熟肉,原本的設備與微生物培養技術也派得上用場。轉換跑道後,林思良找了許多熟肉產品挑出菌種,做基因定序,才發現原來市面上的熟肉多用固定幾款商業菌種。
在肉品表面接菌能防止腐敗,讓熟成所需的微生物繁殖,創造壞菌不宜生存的環境,產品品質才會穩定。現在乾熟工場使用的菌種有 5-6 種,這些商業菌種是人類食用了數百年,確定不會傷害健康的微生物。在創造風味之前,食品安全必須優先考量。
原料:熟肉風味的根源
「熟成是一種分解,它原本是什麼,就會分解成什麼。」林思良說明。我們聞到的香氣與嚐到的滋味,都是食材的大分子化成小分子後的結果。豬肉本身的特質,直接影響熟肉的表現。尤其是未經太多調味的塊肉產品,來自不同豬廠的熟肉味道差異會更明顯。
台灣豬品質有口皆碑,豬肉味清澈無臊味。豬齡 1 年以上的味道會更豐富,可惜台灣豬大約養到 7-8 個月就會屠宰。過去林思良曾把養了 12 個月的黑豬做成熟肉,對纖細的肌肉纖維和風味讚不絕口。豬隻的飼料也與味道息息相關,「有次我一切開肉就聞到鳳梨味,結果一調查,果然那批豬生前會吃鳳梨皮。」
「歐式熟肉之於台灣是新的東西,台灣的豬種不是為了這項產品育種的。」林思良舉例,西班牙伊比利豬的腿型健美漂亮,台灣的豬腿相形之下顯得粗壯。此外,肉的風味主要來自脂肪,但台灣偏好清爽少油膩的飲食口味,使得脂肪比例低的豬種成為市場主流,味道表現自然弱了一些。
歐式熟肉的在地化挑戰
道地的異國食物不見得能獲得在地人青睞,歐式熟肉也是如此。林思良觀察到,台灣人偏好臊味不重的熟肉。在國外,熟肉是餐點的一部分,常搭配麵包或酒飲食用,因此鹹度較高。而台灣人多把熟肉當零食,鹹度得再降低。
「熟肉做鹹不難,做不鹹比較難。」鹽的使用直接影響防腐效果,乾熟工場為此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將鹽度控制在 3% 以下,熟肉品質依然穩定的製作方法。
此外,乾熟工場為許多餐廳客製化熟肉,將主廚的想像化為實際的風味,從討論、製作到拍板定案,最快也需要 2-3 個月。其中,讓林思良印象最深的是屏東餐廳 Akame,主廚彭天恩(Alex)請他將鹿里肌做成生火腿,並以當歸、刺蔥等台灣原生香料調味。乾熟工場控制熟成程度,調味由主廚發想設計,這樣的合作方式也讓林思良看見不少新事物。
「以前台灣沒有做歐式熟肉的時候,我們只能接受國外產品的味道。乾熟工場在台灣做的,就是用西式肉品熟成的技術,把西方的熟肉產品在地化,把味道在地化。」
雖然產品是西方飲食的型態,林思良認為乾熟工場做的,還是在地食材的處理。原料不一樣,自然環境的菌相不一樣,造就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熟肉風味。與義大利、西班牙相比,林思良認為台灣的生火腿就多了種「醬味」。在熟成過程中,風土的特性會隨著時間慢慢放大。
既然我們有品質絕佳的豬肉,台灣熟肉有機會像西班牙伊比利火腿那樣,成為全球標誌性的熟肉產品嗎?林思良認為,只要越多人使用台灣豬肉製作熟肉,台灣熟肉的風格就會越來越清晰,就能以一套共同的風味脈絡,向世界宣傳台灣熟肉的獨一無二。
-end-
攝影:邵耀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