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改變帶來希望:世界 50 最佳餐廳選出未來餐飲 50 人

全球食事 编辑/ Mokki 2021.06.04

疫情期間,這些青年人讓人覺得餐飲世界有寬廣未來。

2021 年世界 50 最佳餐廳第一次推出萬眾矚目的 50 Next,他們與西班牙巴斯克廚藝中心合作,選出世界上 35 歲以下優秀的餐飲人。這是一份名單,而非排名,用意是透過鼓勵餐飲產業的年輕人,讓世界看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50 Next 的誕生,源自於 2020 年全球因為疫情的緣故,實體頒獎典禮取消。世界最佳 50 餐廳於是企劃了這個新獎項,想要讓年輕世代餐飲人作為來給全世界低迷的餐飲帶來希望。

時到 2021 年,過去一年停業的餐廳重新打開大門、封城的城市逐步解封,此時 50 Next 獎項問世像是春天的錦上添花。不過對台灣來說,挑戰才要開始,此時看看西方觀點在全球艱困時選出的 50 個希望種子,有借鏡之意。

巴斯克廚藝烹飪中心是烹飪的學術研究以及廚藝培育機構,由名廚 Juan Mari Arzak 等 7 位巴斯克廚師,協同 Mondragon University、巴斯克政府等單位共同成立。其中心國際諮詢委員包含義大利名廚 Massimo Bottura、法國名廚 Michel Bras、美國名廚 Dan Barber、丹麥名廚 René Redzepi 等 11 位國際重量級廚師。該機構有 4 大宗旨,分別為推動大學廚藝教育、烹飪學研究、料理創新以及促進美食與營養學。本次 50 Next 仰賴巴斯克廚藝中心的專業判斷,從推薦和申請人中選出了 50 位餐飲青年才俊。

這 50 位青年人名單,可分成 7 個領域:創造新局的生產者、科技人、培力的教育者、充滿創新的企業家、科學發明家、服務先鋒、開拓的倡議者。用這 7 個分類來盡可能的表達餐飲職業的多樣性。

本文無法 50 位一一介紹,因此在 7 個類別中,各選出一位說明特色,希望能夠透過這些優秀青年人的投入,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觀點。

開拓的倡議者:紐約 Rethink Food 創辦人 Matt Jozwiak

60b9d9c585568.jpeg

圖片來源:50 Next

Matt Jozwiak 很習慣跟世界上最好的團隊工作,比如紐約的 Eleven Madison Park。他在 EMP 工作後,跟主廚 Daniel Humm 合作開啟 Rethink Food 計畫,搜集各種食物通路中過剩的食物,並配發給弱勢族群。時到今天,他們已經供應了超過 100 萬份餐點和創造了 100 個以上的工作機會,讓因為疫情失業的廚師有了出路。目前 Rethink Food 投入連結地方餐廳與社群,要打造食物的社會安全網,讓大家都有飯吃、有工作可以做。

服務先鋒: 帶來極致體驗的丹麥餐廳 Alchemist 研發廚師 Diego Prodo

60b9d9cfbaa8c.jpeg

圖片來源:50 Next

對 Diego Prodo 來說,帶領 Alchemist 餐廳研發團隊的他,日日進行的是科學與廚藝之間的較量。Alchemist 是全世界最前衛的體驗型餐廳,主廚 Rasmus Munk 致力於創造更新、更酷的餐飲體驗。Diego Prodo 的才華從小就閃閃發亮,他在智利家鄉以工作室的形式探索食物與料理、食物剩餘、可食植物和發酵。接著在西班牙的巴斯克廚藝中心受訓成為一位專業的廚師,成立 BCulinaryLab 研發餐飲。這一路走來,他很強調開放與共享飲食知識的重要,能夠帶著整個餐飲世代向前。

科學發明家:來自香港與馬來西亞的 4 個大男孩推廣升級亞洲稻米

60b9dc8a948b2.jpeg

圖片來源:50 Next

香港出生的 Kisum Chan 和馬來西亞出生的 Lincoln Lee 是在英國 UCL 讀書的大學同學,他們成立了 Rice. Inc 米飯公司,並在隨後加入了兩位吉隆坡的夥伴 Zheyi Chia and Jonathan Ong。

Rice Inc. 是一間社會企業,旨在改善世界飢餓以及貧窮,他們選擇了小規模稻農以及稻米生產作為主要目標,因為小農戶常因為資源不足、設備缺乏而產生糧食浪費。Rice Inc. 的構想在 2018 年贏得了美國前總統柯林頓 Hult 獎一百萬美元的獎金,當時 Kisum Chan 才 19 歲——「我們努力讓農業變得像矽谷高科技一樣性感!」他這麼說。

充滿創新的企業家:香港食物設計師促人反思食物生產過程

60b9d9e80331e.jpeg

圖片來源:50 Next

來自香港、在鹿特丹學習食物設計的 Adelaide Lala Tam 今年才 27 歲,香港出生長大的她,讀研究所時才搬來荷蘭。她現在成立工作室,致力於探索全球食物地景中的各種現象,挖掘生產鏈中的合理與不合理處,提出省思。

她發起名為「0.9 克的黃銅」計畫,指的是屠宰場拿來殺牛的黃銅子彈。她回收這些黃銅,做成每日可用的文具,要在日常中提醒使用者、食用者,肉品生產現場的殘酷真實。

培力的教育者:這位基輔的主廚找出了烏克蘭的原住民食譜

60b9d9f1a34d3.jpeg

圖片來源:50 Next

對 34 歲的烏克蘭主廚 Ievgen Klopotenko 來說,他人生有兩大目標:第一是探索烏克蘭的飲食文化,第二是將之介紹給世界——因此他開設了料理學校來教育學生。Klopotenko 的美食啟蒙於英國和義大利的旅行,剛進入餐飲業時,他從外場工作人員做起,陸續在德國、烏克蘭、美國工作。2015 年他贏得烏克蘭廚藝大師(MasterChef Ukraine)後,到了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學藝,2019 年他開設了以一百年前烏克蘭傳統料理為菜單的餐廳,出版了 2 本食譜,繼續發揚烏克蘭料理。

創造新局的生產者:這位秘魯農夫成功把馬鈴薯做成美酒

60b9d9ff10e2e.jpeg

圖片來源:50 Next

住在秘魯古城庫斯科附近的 Manuel Choqque ,是安地斯山脈上的第四代農夫,被譽為是「土地上的魔法師」。他自回家接班農業後,出於興趣而搜集古老馬鈴薯品種,並探索印加文明中的馬鈴薯食物。現在 Choqque 擁有超過 380 種馬鈴薯,甚至使用蜜蜂、自行授粉育種。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一種名為 oca 的酢漿薯塊莖富含澱粉以及糖分,可以用於製酒。經過兩年調查,他現在已經成功成立酒莊,並將 oca 製成的酒邁入拉美排名第一的餐廳 Central。

科技人:善用食物生產副原料,創造可口飲品的新加坡商人

60b9da0a286d8.jpeg

圖片來源:50 Next

30 歲的新加坡科技人 Jonathan Ng 善用「向上循環」(Upcycling)的概念,從製作豆腐的副產品中找到可能性,他將富含植物蛋白質的豆清做成酒精飲品 Sachi。科學家 Chua Jian Yong 與經理人 Jonathan Ng 合作成立的 SinFooTech 致力於食物工業中各式循環經濟的可能。不只環保永續,同時也美味。

-end-

60b9da1c7e001.jpg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