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口水鸡风味的汉堡有多特别?杨志坚详解烹调要点

榜单 编辑/ 名厨小7 2021.07.18

厨艺的积累一定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最新一期的名厨“每周榜单”火热出炉了!每周我们都会从名厨App 的 7 日热门作品榜单中选取出 1 道菜品及对应的出品人,以访谈形式介绍上榜菜品的烹调要点与出品人身上的闪光之处。

本周我们带来的是上榜作品“三葱口水鸡贝果汉堡”的要点解析与出品人杨志坚的从厨故事。

60f05205412d5.jpeg

杨志坚

Q=名厨小7 A=杨志坚

Q:请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上榜菜品“三葱口水鸡贝果汉堡”。

A:这道菜品的创作灵感源自亚洲最佳女厨师 May Chow,在她的 Little Bao 餐厅中,很大胆地将中式的馒头、美式的馅心与汉堡的造型相结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0f05223e4ff8.jpeg

Little Bao 餐厅的菜品,图片来源:Little Bao

所以我就想到将经典川菜口水鸡的元素提炼、重组,以芝麻的香、花椒的麻、老姜的辣、醋和酸洋葱的酸来中和花生酱浓厚的风味,再结合贝果面包,做成适合夏天的健康轻食

food_108067

点击查看作品详情

在调味方面,我不希望味道太过浓重,就把辣椒的辣味改成岭南人更能接受的老姜的辣味。另外,鸡肉我也加入了葱、姜、花椒来低温慢煮,既保持肉质的鲜嫩,也让它更加入味。

最后搭配鸡骨汤、镇江香醋等熬制的酸香镇江香醋烧汁和苹果醋、花生酱、生抽等调制的浓郁花生沙拉汁,以及青葱丝、大葱丝、酸洋葱,令菜肴风味浓郁的同时又不至于油腻。

Q:除了这款中西融合的汉堡,您也将不少港式点心做了改良,可以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吗?

A:在今年香椿刚好应季的时候,我就借鉴港式点心的形式呈现了香椿三重奏,也就是 3 款以香椿为主题的创意点心。

food_104037

点击查看作品详情

我在经典港式点心干蒸烧卖的基础上,将手切肉丁、虾仁、带子、香椿等制成馅料,再点缀上炸瑶柱丝和飞鱼籽,做成一道“香椿带子干蒸烧麦”。

流沙包在港式早茶中也很常见,我就将香椿叶、豆浆、炼乳等做成具有爆浆口感的内馅,再用自制的松软包子皮包裹,制成一道“豆乳椿芽玉液包”。

另外,我也从经典的香椿炒鸡蛋中得到灵感,用蛋白、飞鱼籽、香椿、虾仁做成赛螃蟹质地的芙蓉馅,用春卷皮包裹,再油炸至酥脆,制成一道“椿芽芙蓉鲜虾卷”。

60f0525d55b96.jpeg

创意十足的三款点心,图片来源:杨志坚

除了香椿之外,在之前名厨App 的总统酸奶油试用活动中,我也从一道中西融合的港式点心“咖喱鸡批”得到创作灵感,用酸奶油腌制鸡肉,让鸡肉更加鲜嫩多汁。

food_105702

点击查看作品详情

再将鸡肉炭烤处理,搭配清新的薄荷酸奶油、香酥的慢烤车里茄和绵密的青豆泥,一同装在牛油挞皮里,做成开胃的鸡肉小食。

Q:作为科班出身的港式点心师,您认为哪些菜品是比较能体现厨师基本功的?

A:以常见的虾饺为例,从虾饺的外形可以看出师傅包捏的功夫是否细致到位。咬下去后猪油的味道是否恰到好处,会不会抢了虾肉的鲜味,能看出师傅对味道的拿捏是否得当。而叉烧包和马拉糕同样也很考验厨师的老面发酵技术。

60f05293997fc.jpeg

看似简单的虾饺,也是厨师功力的见证,图片来源:名厨

在我看来,厨艺的积累一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多做、多练、多思考,这样你才能越来越好。很多如今业界有名的老师傅们也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我自己很崇拜的点心师傅就包括被称为“粤点活字典”的何世晃、中国香港文华东方酒店的黄永强以及中国香港 JW 万豪酒店的 Jayson Tang。

Q:那您是否尝试过复原或改良一些老师傅的怀旧点心呢?

A:前不久我刚好在一本 80 年代的《罗坤点心选》上看到“点心状元”罗坤做的一道“鸡丝拉皮”,我就想到是否可以在这道点心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当下消费者喜欢的元素做创新。

food_108168

点击查看作品详情

这道菜的传统做法是没有酱汁的,鸡肉也是直接蒸熟后手撕成丝的。而我将鸡肉换成了蜜汁烤鸡翅,再将烤好的鸡翅去骨撕成粗丝。

考虑到夏季,我又加入了两广新鲜上市的嫩姜丝,搭配脆爽的青瓜丝和慢烤浓缩的葱段,与鸡肉丝组合搭配,再融入花生酱、芥末、蜂蜜、柠檬等调制的酱汁,让菜肴更加开胃。

60f052bb8fec5.jpeg

经过烤制后,葱香能被更彻底地激发,图片来源:杨志坚

包裹这些馅料的水晶拉皮也是我自己制作的,用的是马蹄粉,这样出来的成品会更加透明滑爽。

60f0eb3ec454e.jpeg

剔透的水晶拉皮,图片来源:杨志坚

在加入粉浆时,粉浆不宜太厚,烫浆的温度也要掌握好,浆太熟会过稠,流动性差,拉皮蒸不薄,但浆如果烫得不够熟,又容易有杂质沉淀。

Q:您在日常会通过哪些方式积累创作灵感呢?

A:我会去看一些比较老的烹饪书籍,也会上网浏览一些中国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的饮食文化知识和当地知名大厨的菜品,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

60f052d030d2a.jpeg

杨志坚在阅读的书籍,图片来源:杨志坚

因为我自己之前在学校学的就是中式面点和粤菜,后来又接触到了东南亚料理,在创作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尝试把它们之间的风味基因提取重组。

名厨App 也是我在工作之余经常用的一款 App,我会用它来记录灵感,当成记事本使用。当然这个平台也能让我看到很多不同的料理,帮我开拓眼界。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杨志坚的创意作品和烹调见解,欢迎点击此处查看,与他互动交流。

Tips:名厨每周榜单的菜品是根据浏览量、点赞量、评论量、收藏量等数据综合计算得出。无论是具体详细的烹饪方法,还是积极的互动交流,都有利于菜品热度值的提高。期待能在下一周榜单中展现您的上榜菜品与从厨故事。

-end-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