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料理的靈魂配角#6:珊瑚礁鹽與手炒太平洋海鹽

專題 编辑/ Atomy 2021.10.12

鹽不只是礦物質的結晶,也是地方風土、傳統工藝與人文歷史的結晶。

鹽在廚房裡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甚至理所當然到讓人覺得平凡。但若像放到顯微鏡下般深入觀察,鹽的結晶裡藏著一地的風土歷史、人文工藝。不只形狀、顏色不同,若細細品嚐,會發現每款鹽帶有不同個性。

在這次專題裡,除了介紹鹽的種類、烹飪應用,名廚MINGCHU 還拜訪 3 款台灣地方特色鹽的生產者,並請海外鹽專賣店的經營者分享她對鹽的豐富知識與熱情。千萬不可錯過!

與人類吃鹽的 8,000 多年歷史相比,自動化製鹽出現的時間短得宛如眨眼一瞬。在生產設備發明之前,前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們用簡單設備製作出的鹽,濃縮了當地的氣候變化與地理特色。

探尋這些幾近失傳的地方特色鹽,就如同還原數十年前當地居民的生活情景。在自然的風土要素之外,還能看見人文活動如何讓鹽產生細微的風味差異。

一樣位於台灣沿海地帶,南方恆春半島出產的珊瑚礁鹽,在鹹味之外還嚐得到鮮味。台東長濱的阿美族人在海岸撿柴架鍋,將太平洋海水煮成白燦燦的鹽。在懷抱理想的生產者努力之下,當地的鹽與歷史一齊重現,不至於在時代變遷中消失。

天然珊瑚礁鹽:大海鹹鮮的結晶

6164fa73bff29.jpg

重現恆春半島珊瑚礁鹽製法的楊美雲。

為我們示範珊瑚礁鹽製作的楊美雲,是後灣人文暨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在恆春車城長大的她,為了讓遊客意識到環境保育的重要,並了解此地過去的生活樣貌,她將煮鹽和製作鹽鹵豆腐設計成體驗遊程,從鹽談到聚落的歷史,也具體呈現食物與自然環境的緊密關係。

懸於台灣最南端,恆春半島位於熱帶地區,夏日陽光明豔熱情,入秋後凌冽的落山風吹拂。這片溫暖清澈的海域適合珊瑚礁生長,形成凹凸不平的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海岸的坑洞有如天然容器,當夏季大浪拍打海岸時,部分海水積存在孔洞裡。接著時序進入海象平靜的冬春兩季,直到梅雨季來臨前,恆春半島約有半年屬於少雨的天氣。原本留存在凹洞中的海水,雜質隨著時間沈澱,且在太陽曝曬下,水分逐漸蒸發,形成高鹽度的鹽鹵,也就是製鹽的最佳材料。

6164f018d6aad.jpg

恆春的珊瑚礁海岸崎嶇多凹洞,留存洞中的海水經陽光蒸發後,成為天然鹽鹵。

在冷藏設備普及之前,許多生鮮食物必須用鹽醃漬,曬魚乾、醃蘿蔔、釀醬油、醃酸菜⋯⋯鹽能降低食物水分,延長保存期限。過去買鹽不如現在便利,各地居民必須想辦法自製與取鹽。

在恆春車城海岸一帶,製鹽時節約莫於農曆春節開始,只要看到珊瑚礁坑洞裡的水面出現結晶,就表示海水已達到鹽鹵的高鹽度。有些當地人會直接用水泥築成低淺的曬鹽台,便於陽光曝曬海鹽。收集到的海鹽經過竹篩過濾、晾乾,就能食用。這個方法稱為「掃鹽」。

另一個作法「煮鹽」,是取出坑洞裡的鹽鹵,在鍋中加熱煮出結晶。楊美雲回憶,在汽機車還不普及的年代,仍有外地人為了取鹽遠道而來。他們在海邊搭起簡易的工作寮,就地取鹽鹵煮鹽,再帶著一包包鹽踏上歸途。梅雨季來臨前,當地人會取鹽鹵回家存放。即使進入多雨與颱風的夏季,隨時都有鹽能用。

6164f0dea26de.jpg

海水自然蒸發而成的鹽鹵,是煮出珊瑚礁鹽的天然原料。

事實上,台灣的鹽長期受專賣制度管轄,人民私曬、私賣海鹽是被禁止的,警察甚至會查緝私鹽。但台灣鹽的價格波動大,各地仍有私製海鹽的情形。直到價格低廉的進口鹽進入台灣,費時耗工的製鹽傳統,就此走入歷史。幸好近年來,許多如楊美雲般的生產者、文史工作者試圖重現台灣鹽文化,各地的製鹽工法才又重見天日。

「有乾淨的海水,才有乾淨的海鹽。」在車城生活已久,楊美雲知道哪段海岸沒有海漂垃圾、少商業活動。取回來的鹽鹵先靜置等待雜質沈澱,用 2-3 層棉布過濾後,就能倒入甕裡存放。

為了讓遊客能實際體驗煮鹽,楊美雲在工作園區搭起燒柴的灶與大鐵鍋。鹽鹵加熱的過程中,她不斷撈掉表面的泡沫雜質。直到鹽巴逐漸在鹽鹵中成形,就進入翻炒程序。這時火候轉小,降低溫度,避免鹽在鍋底黏著,結塊的鹽也要用鍋鏟壓碎。直到鍋中形成大量的鹽,就能把鹽撈起,過篩後儲存。

6164f42202357.jpg

透過示範珊瑚礁鹽製作,楊美雲讓更多遊客了解恆春半島的自然與歷史。

在煮鹽的過程中,除了能看到原本液狀的鹽鹵中逐漸生成灰白的鹽粒,海潮的味道與熱氣也跟著撲面而來。多元海岸生態使鹽鹵成分更加豐富,讓珊瑚礁鹽在鹹味以外,多了迷人的鮮味。

除了海鹽,楊美雲還從報導中摸索出馬尾藻鹽的製作方式。每年 4-5 月是馬尾藻成熟、適合採摘的時候。採回來的馬尾藻先泡水多次,去除雜質,再曬乾保存。

製鹽之前,她將馬尾藻投入水中加熱,慢煮 4-5 個小時,直到褐藻膠釋出,空氣瀰漫著宛如蔗糖的甘甜香氣。提煉出的馬尾藻精再與鹽鹵混合共煮,就能煮出粉褐色澤、帶藻類鮮味的馬尾藻鹽。

61653959c1fba.jpg

616539781e3e4.jpg

馬尾藻鹽(左)與珊瑚礁鹽(右)擁有截然不同的顏色。

「任何食物都要與環境連結。」到海岸負重汲水、在鍋爐前揮汗炒鹽的楊美雲,用珊瑚礁鹽讓大家「嚐」到環境保育的重要,與恆春半島的風土故事。

手炒海鹽:來自太平洋的調味料

6164f77582bb9.jpg

以永福野店打響長濱海鹽名號的蔡利木。

從恆春繼續向南,左轉,就來到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與西部有巨大差異的台東。面向太平洋的長濱,是許多阿美族部落的所在。過去,他們在田野間種植作物,到山林裡捕獵動物,還有洋流帶來豐富漁產。至於調味料,他們從大海取得。

從前的生活離不開鹽。從事勞動工作、大量流汗後,身體需要補充鹽分維持電解質平衡。醃肉、醃魚等保存食物也少不了鹽。「以前去打獵的時候,他們帶火柴、一小撮鹽就上山了。」永福野店負責人蔡利木回憶。

當鹽變成容易取得的商品,原住民煮鹽的傳統就在時代演進中佚失了。直到 10 年前,蔡利木從都市回到長濱的永福部落。剛返鄉的他種過有機蔬菜,但更希望找到能讓遊客認識家鄉的體驗遊程。

6164f7a8b9acf.jpg

蔡利木在住家旁打造工寮,在此製作海鹽。

後來,他想起長輩在海邊撿漂流木生火,用兩天一夜就地煮出海鹽的情景。經過反覆嘗試,他摸索出穩定的生產流程。沒想到吸引到的不只遊客,連大廚都成為他的海鹽客戶。

挑選沒有出海口、水質乾淨的海域取水,蔡利木將海水倒進由好幾層砂石、木炭組成的過濾器去除雜質,再倒入大鐵鍋裡燒煮。煮到鹽粒出現時,他撈掉液態的鹽鹵,進入炒鹽步驟。這時候就要守在鍋旁,反覆翻炒鹽粒,避免鹽黏在鍋底燒焦。直到鍋裡水分所剩無幾,他將海鹽撈起,在大臉盆裡鋪開冷卻,避免鹽結塊。

6164f6d5d239e.jpg

蔡利木自製濾水器除去海水中的雜質。

相較於用鹽度高的鹽鹵煮鹽,海水鹽度低,需要的蒸發時間更長,大概 2 天 1 夜才能完成。從海邊扛回 175 公升的海水,也只能製成約 3 公斤的鹽。雖然勞心又勞力,蔡利木還是從煮鹽中摸索出心得,甚至煮出金字塔形狀的海鹽。

金字塔鹽必須用中小火慢煮半天,直到鹽花在水面結成。加熱過程中,漂浮在水面的結晶逐漸變大,接著沉入水中。最後再用篩子小心地撈出鹽花,鋪平瀝乾。這樣煮出的鹽會呈現片狀,薄脆得能透光,有些甚至會形成金字塔般的特殊造型。但蔡利木坦承製作金字塔鹽失敗率高,每片鹽花都彌足珍貴。

6164f7d03ef0e.jpg

6164f6ecdb0bd.jpg

炒製的溫度與時間會影響鹽的結晶形狀。

除了鹽花,蔡利木還製作一系列香料鹽。「品項越多越吸引人,擺起來也好看啊。」蔡利木笑著說。他選用月桃、刺蔥等帶原住民色彩的香料,烘乾後打成粉末狀。接著將香料粉加入海鹽裡同炒,但炒的時間不宜太長,避免香氣在長時間加熱後逸失。

原本打算以煮鹽做為體驗遊程,讓遊客了解部落的生活文化,蔡利木的海鹽意外受到多位大廚青睞。曾獲得世界麵包大師賽冠軍的吳寶春,用他的萬壽菊鹽與刺蔥鹽設計麵包。同樣位於長濱的 Fine dining 餐廳 Sinasera 24,主廚楊柏偉用永福野店的海鹽搭配肉品。

6164f823e7e80.jpg

原本是設計給遊客的體驗遊程,蔡利木炒出的海鹽意外受到台灣名廚們的青睞。

鹽不只是礦物質的結晶,也是地方風土、傳統工藝與人文歷史的結晶。即使我們走入超市,就能用幾枚銅板買到一包鹽,但這些台灣地方特色鹽,為我們帶來更多元的風味選擇。而它們蘊含的往日歷史,也是值得探究、值得記住的在地故事。

-end-

6165239e7756e.jpg

攝影:林科呈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