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皖荟沪上新店开业,从此徽菜更中国

资讯 编辑/ 名厨小7 2019.08.09

食岁谷,以全真气。食时令新蔬,方能形与神俱。《淮南子·天文训》中,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节个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结合,依节气可知季节之交替,气候之变化,农种之进行,饮食之良时。遂逐本溯源节气是效法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

皖荟秉承古人智慧,遵循“天人合一”理念,饮食选材顺应天时。一年四季,一日三餐,荟皖徽珍膳佳肴,品中华饮食智慧;三餐四季,五谷六畜,食顺天时,养生国志,致“从此徽菜更中国”。

皖荟“向豆腐学习”的菜品文化

皖荟丨Made in china 皖荟提倡“向豆腐学习”的菜品文化,2000 多年来,豆腐带给中国人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美,一种超越于吃之上的中国人博大宽广的美。她洁白,是视觉上的美。她柔软,是触觉上的美。她香淡,是味觉上的美。

屏幕快照 2019-08-08 下午1.43.00.png

八公山手工豆腐

大美中华,太美豆腐!

皖荟丨Made in china 皖荟提倡“向豆腐学习”,把制作豆腐之精益求精之精神用在制作每一道菜肴上。重拾 MADE IN CHINA 的信仰及信心。

豆腐起源于公元前164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都邑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城关)。刘安好道,一直琢磨怎么就能长生不老,他不惜重金招纳数千方术之士,在今天的八公山上谈仙论道,著书炼丹,他们用山中的清泉水磨制豆汁,又用豆汁培育丹苗,不料仙丹没有炼成,倒是豆汁和石膏、盐起了化学反应,形成鲜嫩绵滑的东东,而这也正是豆腐的雏形。有人大着胆子尝了一些,美味可口。刘安听说后,与方士们又进一步反复试验,终于使豆乳凝固到一块,他们给这种东西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菽乳,后来改称“豆腐”。从此,豆腐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刘安也就无意中成为豆腐的老祖宗了。

皖荟的八公山手工豆腐的原料挑选非常严格,豆子磨得精细,均匀,豆渣淘得干净,用八公山一带的甘洌爽口的山泉制作而成。豆腐细如脂,白如玉,柔软细嫩,格外鲜香可口。

屏幕快照 2019-08-08 下午1.42.49.png

徽州臭鳜鱼

臭鳜鱼:一条鱼代表一个菜系

臭鳜鱼的来历要追溯到200多年前了,那时每年入冬以后,沿江一带的鱼贩就把鳜鱼用木桶装起来,贩运到徽州山区。为了防止鳜鱼在运输途中变质,鱼贩们就用一层鱼撒一层盐,途中还要经常翻动鳜鱼,大约要过七八天才能抵达。

等鱼贩把鳜鱼运到徽州山区时,鳜鱼的鱼鳃仍然是鲜红色,而且鳞不脱、质不变,就是会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人们把这种鳜鱼洗净后做成菜,结果发现不但没有臭味,反而比新鲜的鳜鱼更加鲜香好吃。于是这种做法就慢慢流传下来,直到现在依然是盛誉不衰。

在徽州的古语中,臭鳜鱼也称“腌鲜鳜鱼”,腌鲜在方言中即为臭的意思,鳜鱼在腌制过程中经过加盐加压,腥味随着水分渗出,鲜味在腌制过程中被吊起,吃起来不会有鱼的腥气,加上鳜鱼本身的蒜瓣状肉特质,腌制后的鱼肉反倒口感弹韧,鲜美十足。

如何吃上一口真正的徽州臭鳜鱼?

皖荟的徽州臭鳜鱼肉质颜色洁白,没有血水;筷子轻轻一拔,肉呈蒜瓣状;入口后口感Q弹;味型鲜香,而非真的臭。

屏幕快照 2019-08-08 下午1.42.25.png

黄山桃园鸡

黄山桃园鸡

选自黄山脚下散养鸡,吃五谷、食虫草、喝山泉水长大;外皮呈油黄色,肥美且香嫩的鸡肉,搭配荟大厨秘制酱料,鲜嫩无比。

屏幕快照 2019-08-08 下午1.42.38.png

大别山黄牛肉焖土豆

大别山黄牛肉焖土豆

黄牛肉选自大别山山野放养黄牛,以天然放牧的方式饲养,鲜草为食,肉质细嫩紧致,当它们生长到一定年龄时,再以高营养的谷物喂养,以此细养,则能产出高品质牛肉。

皖荟:上海虹口区东长治落588号白玉兰广场l2楼

-end-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