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App
返回

京幫菜大師胡麗妹:先要把人做好,菜才能做得好

專訪 编辑/ Hsiang 2020.01.10

奉獻廚界近 60 年的京幫菜名廚,胡麗妹至今仍鍾情烹飪。

說到中國當今宗師級的女廚師,胡麗妹,絕對是中國烹飪史上一個重要的名字。

年近八十,身材嬌小,頭髮灰白,精神卻不見老態,說起話來節奏明快,記性奇佳,從廚逾 50 年,許久以前的事都彷彿昨日,細節交代得清清楚楚。看她硬朗的精神體魄,一生對廚藝未減的熱情,似乎永遠都能一直在灶上舉鍋揮鏟下去。

胡麗妹,上海人,顯赫的頭銜很多,最為人熟知的是京幫菜掌門。1960 年,她 19 歲,原想做幼稚園老師,適逢上海市招收一批女孩子做廚師,她便因緣際會進入上海國際飯店,向山東籍的京幫菜大師王殿臣學藝。當時或許誰也沒想到,一位上海姑娘,竟會成為京幫菜的接班人。

hulimei_02.jpg

京幫菜名廚胡麗妹。圖片來源:大師小宴

貼心的假小子

王師傅本來不想收她為徒的,原因也合乎情理。那個年代,女性多半為家庭犧牲,師傅收男徒,三年成材;若收女徒,一結婚生子,往往前功盡棄。然而上面給了壓力,王殿臣只好勉為其難收了胡麗妹,問她家人可同意她從廚,她端正答道:「我媽說了,去了就跟師父好好學。師父,我不懂絕不裝懂,我恭恭敬敬虛心向你學習。」

既然收了徒,王殿臣也不藏私,手把手地教。胡麗妹個子小,鐵鍋拿不動,他就挑最小的一個給她,女孩用虎口使勁抓住鍋柄,練了半天胳臂都痠疼了,翻鍋還是不標準,王師傅便抓住胡麗妹的手,推出去、拉進來,一個動作一個動作,耐心地指導。

除了體型的限制,語言也不大通。胡麗妹說上海話,王師傅說山東話,兩人溝通,腔調、用詞不一樣,有時便如雞同鴨講。為了方便學習,胡麗妹於是 3 個月把山東話學會,因此在王殿臣心中留下好印象,常常向旁人誇讚:「俺那個徒弟貼心!」

但胡麗妹貼心可不只這樣。學徒時期,她的宿舍距離國際飯店 5 分鐘路程,她便每天提前 1 小時去上班,「去了把師父的下手活都幹完,抹布洗得乾乾淨淨跟毛巾一樣,調料都加好,油都煉好,燒開水、吊湯這些都弄好,蔥薑都切好。」王師傅一來,看事前準備都做完了,便很滿意,「這樣他才有空教你啊!他要幹活,他哪有時間來教你啊?那我是感動他了,他就開始喜歡我這個徒弟了。」

其他同事的工作,她也搶著做。看見有人在拖地,便去把拖把搶過來,大喊:「你們家比較遠,我住這裡 5 分鐘就到了,我來!」勤快認真的態度,讓人都稱她為「假小子」,現在看來或許有些性別刻板印象,但在當時約莫就是欣賞她彷彿吃了許多勁量電池的活力。

不過年輕女孩難免有貪玩的時候。隔壁電影院的主管跟他們餐飲部經理要好,經常送他們電影票,「我們就會去看電影,不用錢的嘛!有一回我做那個罈子肉,估計兩個半小時可以啦,肉不會糊的,沒想到當時剛好整個廚房都不用煤氣,所以我那鍋肉火頭旺,就燒糊了。我還不知道,喜孜孜地跑回來,遇著師傅在廚房發脾氣啊,罵啊!」有了這回經驗,從此不敢再放著肉去看電影。

胡丽妹大师+及+其子+刘洪大厨.jpg

胡麗妹照顧家庭同樣用心,兒子劉洪也成為她的京菜傳人。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家庭是支持事業的幸福港灣

王師傅曾經擔心胡麗妹像其他女孩子一樣,結了婚就以家庭為重,但她逐步證明私情不必然影響事業。當然那個年代的年輕女孩終究是要成家的,胡麗妹說起年少往事,有老一輩人的委婉,談戀愛說「談朋友」,講到當年與另一半相處的情況,又有滿滿上海姑娘的嗆辣。

「談朋友是不影響工作的,我都說好啦,我嫁得出去,你娶得到媳婦,別老來電話!以前那個條件沒有現在那麼發達,來個電話都要廣播,胡麗妹電話!胡麗妹電話!要呼 3 次。你說多難聽,整個飯店都知道我外面來電話,我就跟他說不要來電話,我休息班了也不會去跟你溜馬路,我工作辛苦,從早到晚,下班就要休息。我說最多跟你看個電影。」

這位不能給胡麗妹打電話的「朋友」,後來確實成為她事業上最強力的支柱,胡麗妹自言其實有些自私,極度熱愛的工作,必須要全心投入才能做好,其他事情都能捨去。「我有時候休息班,師傅要做燕窩,我就把兒子扔給他爸爸不管,上班去了。但是我跟他說,我的功勞你也有一半,他就高興,是不是呀?」

丈夫也是胡麗妹的第一個「徒弟」,她經常要加班,不能回家帶小孩,就教丈夫做菜,「燒個咕咾肉,小孩也喜歡吃,燒個酸辣湯,簡單的。就教他這些能夠對付的。」要在事業上做女強人,她還是想辦法與另一半配合,把家庭安頓好,先前嗆辣的上海姑娘這時口氣柔和了:「家庭是我幸福的港灣嘛,安護好了,回家團圓,第二天高高興興去上班。」

hulimei_05.jpg

胡麗妹在廚房裡是因材施教的領導者,擅長以理服人。圖片來源:大師小宴

女總廚的因材施教

後來,胡麗妹在那個女性很難出頭的年代裡,正式接任上海國際飯店行政總廚,一執掌就是 30 年。面對以男性為主的員工,她自有一套管理辦法。

「管理他們的方式就是一對一,每個人的工作我都在牆上給他寫好了,這個地方清潔衛生你管,整個廚房的燈泡是你管,這排風罩上擦玻璃窗的是你管,有問題就扣獎金!一就一,不說二。有時候我沒管好,獎金就扣我的,不扣你們的。」

員工都佩服她講道理,又懂得體貼每個人的狀況。在那個還沒週休二日的年代,有些員工住得遠,胡麗妹便安排他們做早班,吃過午飯後就下班回家,完整休息一天後,隔天再安排他們做晚班,如此一來便等於是休息了兩日。

「每個人的工作情況、勞動態度,我都瞭若指掌。比如說你動作快,這一臉盆的肉絲切完了,你給我下班!他可來力啦,喳喳喳,切得又快又好。還有的,幹活不是磨磨蹭蹭,他就是慢動作,那我把慢動作的活給他做。」

她把下面的員工管理得服貼,對上她則無懼權威,一切以理為依歸。當時餐飲部經理要求胡麗妹收他兒子為徒,她一視同仁地教,經理卻認為胡麗妹教他兒子少,教其他徒弟多。有天經理在飯店裡宴客一桌,胡麗妹抓他兒子來討論菜色。

「我就叫他兒子來說,你看看這份菜單,哪個菜不會做的?每一道菜,都跟我講講,什麼口味、什麼顏色、什麼特點?他兒子叨叨講了,我說那今天這份菜就你燒。我在邊上看,我也不說話、不動手,你自己燒了哦!」

宴席開始後,胡麗妹編了個理由讓人把經理找進廚房來,要聽聽他的意見。

「我問,今天客人吃得怎麼樣?他說,欸挺好!大蝦味道做得很好!烏魚蛋酸辣正好!誰做的?你做的?我說,我怎麼好做的呢,你不是說我教你兒子少嗎?今天是你兒子做的!向你匯報啦!」

胡麗妹不僅以理服人,用計也機智過人。

螢幕快照 2019-10-18 下午3 (4).jpg

胡麗妹去年受邀至澳門四季酒店與其子聯手烹調晚宴,席間向賓客說明京幫菜的菜式。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京幫菜的雅緻與品德

年少的 19 歲入行習藝,堅持到了 78 歲仍在烹飪,已然是這個菜系門派的大師。幾十年的資歷,被胡麗妹化約成淺淺的幾句心得,卻蘊藏無限深意。

做菜像做人一樣,先要把人做好,人做好了,菜才能做得好,這樣你的手藝才會提高。京幫菜講究品德,選料要精良,要精工細作,雖然原料樸實,但你製作的時候要做好,而且根據需要來做。例如老外,不吃帶骨頭、帶殼的,那你就做都能嚥下去的。」

京幫菜涵蓋了官府菜、宮廷菜,以及老百姓的風味小吃菜,多年以來核心精神沒變,味道與形式則多少有些與時俱進。味道上,現在人吃得清淡,因此烹調不能太油膩;形式方面,宮廷宴會菜也受到了西方 fine dinig 的影響,胡麗妹稱之為「洋味中用」,過往一個大盤子上菜,現在上菜都是一人一份的,食用方便,造型也好。

而宮廷宴會菜,更是京幫菜的精髓。胡麗妹長長的職業生涯裡,多次為國家領導人、各國政要烹製國宴,說起宴會菜,口吻中隱隱透露著一股傲氣:「老百姓的菜當然不能跟宴會菜來比,那個菜叫『楞大粗』!比較粗糙,做得鹹一點、油水一點,我們這個不能楞大粗,要精細,不能太油膩,顏色要自然色彩,不能添加任何色素的。」

堅持傳統的同時,胡麗妹作為宗師級的前輩,也熱衷於創新。去年秋天她受邀至澳門金沙度假區的四季酒店,與自己的兒子劉洪、同時也是她的京菜傳人,聯手舉辦晚宴,一道道講究古法又觀念新穎的菜色,令在場賓客都十分盡興。

中国国宝级烹饪大师胡丽妹匠心以最优质的食材准备了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菜肴,包括葱烤关东参、凤尾双拼虾、香糟酿星斑肚,以及芫爆A5和牛等 图二.jpg

瑤柱烏魚錢。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以「瑤柱烏魚錢」這道湯品來說,烏魚錢就是烏魚蛋,是經典的京菜湯品,「烏魚」是中國北方的說法,實則是南方人所知的墨魚。一般取雌墨魚的卵腺,拆成薄片來燴湯,添加香醋和胡椒粉,再經過勾芡,便是口味酸辣的羹湯。由於京幫菜的命名偏好貴氣,所以胡麗妹把它改稱為「烏魚錢」,又突發奇想在這道老菜中加入瑤柱,簡簡單單新增的元素,讓湯頭更為鮮美。

螢幕快照 2019-10-18 下午3.jpg

鳳尾雙拼蝦。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白髮蒼蒼的胡麗妹還特別喜歡做造型奇趣的象形菜,「鳳尾雙拼蝦」這道菜構想來自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的「百鳥朝鳳」,胡麗妹拆解大蝦,再把它拼成一隻小鳥。也曾經做過受到日本客人歡迎的「長壽龜」,選用因降雪而表面凍得裂開的肥厚花菇,當作龜殼,冬筍切得圓圓的作龜身,胡蘿蔔、蝦米作腳和頭,胡麗妹說得口氣興奮,彷彿在廚房裡不是做菜,而是像小孩一樣在捏偶玩。

而在京幫菜傳統中,不得不捨棄的則是過往的「山珍海味」,鹿茸、熊掌以及魚翅等,皆因保育觀念而從菜單上消失。「還有像黑龍江的飛龍鳥也都不能吃了,那鳥燉出來的湯,清澈像白開水一樣,卻鮮得不得了。」飛龍鳥是生長在黑龍江的野生榛雞,在清朝時是被列為進貢皇室的珍品。胡麗妹說起這些再也不能料理的食材,倒有點像是許久不見老朋友那般懷念。作為廚師,必須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即使那意味著自己肩負的傳統,終將面臨失傳的一天。

胡丽妹大师+及+其子+刘洪大厨+及+其烹饪团队.jpg

澳門四季酒店晚宴上,胡麗妹與其子劉洪率領的「胡家班」團隊。圖片提供:澳門金沙度假區

當年若沒有從廚,胡麗妹可能就跟隨姊妹的腳步去做幼稚園老師,或是經人介紹去醫院做推拿師,本質都是照護、療癒他人的工作。進入廚房,烹煮食物好像也是一樣的道理啊?「是、是,我這個人的特點就是耐心,不怕麻煩。而且有點傻呼呼。」傻呼呼地進了廚房,熱愛這份事業幾十載,也是傻呼呼地。

番外篇:京菜大師的月子餐

胡麗妹平常的飲食也極為講究,愛吃魚蟹,也很懂得做細緻的素菜,連孫女的月子餐都是她親手條理。

第一週給孫女吃全素,用黃豆、香菇、胡蘿蔔、筍,熬製高湯當作雞湯飲,又炒素蛋賽螃蟹,補充蛋白質。第二週則是半葷素,京幫菜裡有炒木須肉,一個雞蛋、一兩肉絲,幾棵菠菜,幾朵黑木耳,葷的素的都有了,營養美味兼顧。第三個星期吃魚,第四個星期終於喝點雞湯,盡量去油,吃些雞胸肉,到下個月就開始吃海參,一天一個。

「我這個月子餐,吃得可比外面好多了,我就寶貝她嘛,讓她吃好一點。」胡大師的月子餐,連不是坐月子的人都想吃呢。

-end-

兄弟項-繁體版.jpg

部分圖文資料引用自網路,僅作資訊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

交流區
打開 APP,看更多評論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