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編輯精選|印度孟買餐廳 Masque,獲亞洲 50 最佳「最值得關注獎」

編輯精選 编辑/ 名廚 2020.03.10

現在正是人們改變對於印度食物觀感的時候。

他將東方風味融入法式料理,影響一代廚師的 Gray Kunz 逝世

kitchen-window.jpg

日前過世的大廚 Gray Kunz,是美國高端餐飲史中不可忽略的要角。圖片來源:Chef Gray Kunz

影響美國料理界甚巨的大廚 Gray Kunz 於 3 月 5 日過世,享年 65 歲。在九〇年代的紐約,這位瑞士籍主廚開創「Lespinasse 王朝」,以精緻高端料理征服最挑剔的紐約饕客。近年來重心轉往亞洲,掌管上海與香港的 Café Gray Deluxe。

Kunz 逝世消息一傳出,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哀悼,並紀念他在美國高端料理界樹立的里程碑。前《Food & Wine》總編輯 Dana Cowin 評價他為「料理歷史中的巨人」,「他形塑味覺,影響許多年輕主廚,也為我們創造一支完美的湯匙。」

瑞士出生,新加坡長大,Kunz 待過歐亞兩洲的頂尖廚房,這些經歷都成為他的創作養分。1991 年成為 Lespinasse 主廚,Kunz 開出的菜單看似法式料理,菜色中卻使用大量亞洲食材與罕見的烹調技巧,在創造驚奇之餘依舊達成味覺平衡。前紐約時報首席食評家 Ruth Reichl 曾說:「品嚐他的料理,讓我覺得自己進入一個全新境界。他的菜色如此纖細又充滿驚奇,我為之神魂顛倒。」

slide1CRISPED_LOBSTER (1).jpg

Kunz 善於運用東方食材,他是當時唯一會用魚露、參巴醬入菜的高端餐飲主廚。圖片來源:Chef Gray Kunz

Lespinasse 長年獲得紐約時報的四星最高評價,這份榮譽不只來自 Kunz 的才華,還有他對廚房工作的高規格要求。在 Lespinasse 的廚房裡,所有醬汁、高湯與備料不留過夜。不只是器具,他要求廚師制服也要一塵不染。每天廚房都得徹底清潔,甚至連爐子也要拆下清理。

當 1994 年 Lespinasse 砸下重金翻新廚房,每個角落的設計都契合廚師方方面面的作業需求。三星餐廳 Benu 主廚 Corey Lee 在 Kunz 手下工作 3 年,當他設計自家餐廳廚房時,就是從 Lespinasse 的廚房概念出發。

講究精準與效率的 Kunz,甚至還設計出「Kunz 湯匙」(Kunz spoon)。它的尺寸介於大料理湯匙與醬料匙(Sauce spoon)之間,容量約 2.5 大匙,邊緣薄,細短的把手易於控制。這個是大小可以翻肉、攪拌醬汁,也可以做到添加醬汁、做出橄欖型(Quenelle)等精準的手法。一開始 Kunz 湯匙特別訂製給 Lespinasse 廚師,後來 Kunz 跟廚具品牌合作,現在人人都可以買到這支用途廣泛的湯匙。

Kunz-spoon (1).jpg

為了方便廚房作業,Kunz 設計出「Kunz 湯匙」。圖片來源:Chef Gray Kunz

「Gray Kunz 的聲譽讓 Lespinasse 變成宛如廚師學院的地方。」Lee 這樣形容 Gray Kunz 和 Lespinasse:「身為一名廚師,你知道哪個廚房有最強的廚師陣容,這會吸引你加入他們。雖然環境很競爭,但這樣的挑戰是年輕廚師最渴望的。」

他對亞洲食材的理解,打破許多廚師的想像框架。即使 Kunz 已離世,曾受過他訓練的廚師、曾嚐過他傑出創作的食客,都不會忘記他為美國料理界帶來的改變與影響。(撰文:Atomy)

瑞士伯恩的起司贏得世界起司大賽冠軍

每兩年,世界頂尖的起司職人都會聚集到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首府麥迪遜,參加兩年一度的世界冠軍起司大賽(World Championship Cheese Contest),這個 3 天的賽事活動被視為全球最大的職人起司、奶油和優格大賽,今年就吸引了 26 個國家的乳酪業者參與。

image (1) (3).jpg

瑞士起司製作協會的成員正舉著這次奪冠的格呂耶爾起司。圖片來源:WORLD CHAMPIONSHIP CHEESE CONTEST

上一屆 2018 年的起司大賽由法國抱走桂冠,今年的冠軍則由來自瑞士第五大城伯恩的乳酪業者 Mountain dairy Fritzenhaus 拿下,這位起司職人 Michael Spycher 所製作的起司種類源自瑞士的一座小鎮格呂耶爾(Gruyère),以牛奶製成的格呂耶爾起司具有非常細緻深邃的風味,帶有蜂蜜和堅果的味道。

這種起司在格呂耶爾當地已經有 900 年的製造歷史,並在 2001 年獲得了 AOP(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égée,原產地名稱保護)認證,通過這項認證的農產品都必須真正產自該特定地區,並且使用當地生產者認可的經驗、技術及原料來製造。

Michael Spycher 製作的這款格呂耶爾起司在 100 分的滿分中,得到了 98.81 的高分,擊敗了其他 3,667 件參賽作品。事實上,這也不是 Spycher 第一次獲冠,他已經在 2008 年時得過一次冠軍,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採用傳統技術來製造乳酪,包含將起司貯藏於山間的地窖裡熟成長達 24 個月。(撰文:兄弟項)

印度孟買的餐廳 Masque 拿下年度亞洲 50 最佳餐廳之 Miele 關注獎

今年的亞洲 50 最佳餐廳,搶在正式典禮公布前,發布了今年度「 Miele 最值得關注獎」。得主是位在印度孟買的 Masque 餐廳。

Chef-Prateek-Sadhu-.jpg

孟買 Masque 餐廳主廚 Prateek Sadhu。圖片來源:DSSC

從 2016 年9月開幕以來,主廚 Prateek Sadhu 與從廚師轉職成企業家的 Aditi Dugar 合作,開設 Masque 餐廳, 以 10 道菜的嚐味菜單(tasting menu)來向印度各區域的傳統歷史滋味致敬。餐廳的空間位在孟買中心,是個工業紡織廠的舊址,被潮店環繞著。高高的天花板,設計感的牆壁,有型的吧台,裝飾以植物盆栽以及工業風的黑色鋼鐵細節,Masque 彷彿從孟買的噪音中遺世獨立,提供嶄新不同的體驗。

「現在正是人們改變對於印度食物觀感的時候,不再是烤肉或是烤羊肉飯。」 33 歲的主廚 Sadhu 這麼說 。Sadhu 待過世界一流的餐廳像是 The French Laundry、Noma 和三星的芝加哥餐廳 Alinea。

「印度是如此分歧,總共有 29 個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和烹調手法,現在我們要把它們放在一起。」Sadhu 深知將地方食材送上餐桌的挑戰。

提供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印度食材

Masque 的菜單是從季節食材得到靈感的菜單。與其在菜單上準備 30-40 道菜,不如專注在季節以及印度的區域微氣候,好好地使用特選地方食材來說故事。Dugar 也強調,在像是孟買這樣的城市,人們很難得有時間慢下來。但來到了 Masque,客人就會慢下來兩個小時好好品嚐食物。菜單有蔬食與非蔬食兩種選項。Dugar 與 Sadhu 在開店前,一起在印度旅行了 18 個月,旅行中, Sadhu 探訪各地許多當地人熟悉、外地人卻不知曉的原料。如今菜單中的莓果、沙棘、雲莓等原料就是這樣來的。設計成 tasting menu 則是減少食物浪費的方法。

Masque_2.jpg

烏賊與沙棘果。圖片來源:theworlds50best

超大空間廚房,以及有趣的互動的餐飲體驗

Masque 餐廳最驚人之舉,莫過於內場大小就佔了整體餐廳面積的一半。讓在其中的人感到舒適,並獲得有餘裕的創作自由。「我們的菜單永遠都有趣味這個元素。」主廚 Dugar 這麼說。比如靈感來自他在紐約吃貝果經驗的一道三明治料理,客人必須自己組合蟹肉、酸甜醬以及新鮮麵包。

Masque_interior.jpg

Masque 餐廳的挑高寬敞空間,帶有工業風格。 圖片來源:theworlds50best

創造新的印度菜語彙

Masque 餐廳的食材,有 70% 來自於他們自己的農場。對 Masque 餐廳來說,創造印度菜新語彙不是傳統菜新作,而是在了解傳統食材後,嘗試創作出足以跨越文化隔閡的食物。考量到餐廳中 6 到 7 成的食客來自印度大陸, Masque 在料理的設計上,儘量使這些尊榮的本地客人感到熟悉的風味,但極為不同的味覺感官經驗,以帶來新鮮感,也滿足他們的期待。(撰文:毛奇)

-end-

本欄目由編輯精選自全球最新的餐飲資訊與觀點。

部分圖文資料引用自網路,僅作資訊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首圖來源:theworlds50best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