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糟香砂鍋魚頭湯汁濃醇,糟鹵入菜西餐也成

技法 编辑/ 名廚 2020.11.03

米其林二星主廚不藏私,完整公開作法,一起探究飽含發酵精華的糟香風味!

天涼了,帶點酒味的食物總讓人感覺暖和,燒酒雞這類的菜色還太燥,以「糟」入菜,倒是更為清淡溫和的選擇。夏天時,散發酒香的涼菜,則令人食指大動。

香糟,介於酒和醬之間,用於烹調,可熱可冷,這種帶有淡淡酒香、滋味甘醇的調味方式,是中國沿海地區的菜系經常使用烹飪手法,在南北方都有經典菜餚,令香醇濃郁的風味縈繞在舌尖。

s_1499941087308480.jpeg

以香糟製成的涼菜。

蘇州的美食家陸文夫就曾說過:「糟貨之味比酒更醇厚,比醬更清淡,是一種閱盡滄桑後的淡泊,同時又自然地帶有一種老於世故的深沉回味。」

中國以穀物釀酒的起源很早,因此糟製的菜餚也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期,漢朝就已經出現了糟醉腐乳。

後續朝代文獻也都皆有記載,明朝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便寫道:「糟性溫,有營養,能解生冷物毒」;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則記載了糟肉、糟魚的做法,既能增添獨特風味,又利於食物的貯存。

手工「吊糟」,味道才有層次

糟,可說是「酸甜苦辣鹹」之外的第六味,滋味似酒非酒、若有若無,江浙菜中的使用最為知名。但是現成的酒糟不能直接用來調味,必須經過加工成為「糟鹵」才能使用,雖然坊間購買現成的糟鹵汁越來越普遍,但真正講究的還是要自己手工製作,也就是稱為「吊糟」的工序。

s_1499941104810121.jpeg

靜置的酒糟。

早年獲取糟鹵往往需要一週的吊糟時間,事前準備甚至長達一年。一罈罈半乾的酒糟裝在傳統的泥酒缸裡,存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靜置一年,發酵出獨特又醇厚的香氣,才能作為吊糟的原料。

陳放過的酒糟與上好的花雕酒按照比例混合均勻,緩緩倒入細布做的大袋子中,袋子的材質非常細密,使得汁液滲透的速度極為緩慢。整個袋子被懸掛在一個大桶中,全部的汁液滲透完需要一週的時間。

s_1499941140124254.jpeg

吊糟。

在這個過程中,陳年酒糟與花雕酒緩慢接觸,兩種香氣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了一種更為深厚的味道,在其中還會加入碎冰糖、鹽和醃漬的桂花鹵,進一步豐富糟鹵的味道。如果不夠澄清,還需要再過濾一次。

s_1499941152670513.jpeg

將糟鹵調味。

最終吊糟出來的汁液呈現著一種澄淨的琥珀色,香氣厚重,這種味道是快速勾兌的現成調味料所不能相比的。而近幾年,黃酒大多已經工業化生產,越來越難獲得陳年酒糟,更不用說制作糟鹵需要花費的時間,這種厚重的回味當然很難嚐到,上等糟貨也就漸漸消失了。

延續江浙經典,變換配料、鮮味升級

糟香菜餚若要做出悠長的鮮香之味,手工吊糟、配料的調味、提鮮等都是關鍵。我們特別邀請北京米其林二星餐廳屋裡廂(上海菜館)的創始人兼主廚朱海峰,以一道傳統名菜「糟香砂鍋大魚頭湯」為例,一一拆解糟香湯菜的烹調秘訣。

IMG_5694.jpg

朱海峰主廚正在製作糟香鹵。

在朱海峰眼中,糟鹵與花雕酒的區別,就像火腿與豬肉、乾鮑與鮮鮑的區別,糟泥經過多年的醞釀沉澱,微生物發生變化,使其融入了更豐富的自然發酵味道,質感得到提升,也釋放出更多美味的胺基酸,讓一同烹調的菜餚或湯品味型更飽滿、鮮香。

同時,糟鹵也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有開胃、助於消化、養胃健胃等功效。

傳統的糟香魚頭,用鹹肉和湯一起煮,帶出鹹味和鮮味。朱主廚的作法略有不同,他用毛蟹為魚湯提鮮,使鮮味更加突出。

food_84172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選用約 2.3 公斤的千島湖花鰱大魚頭,切半個魚頭約 1,300 克。朱主廚認為挑魚首先看其生長環境,如果水質乾淨清澈,本身的魚味會更突出,味道也更加鮮美。花鰱魚頭個大、鮮嫩,口感香滑。

00IMG_5657.jpg

千島湖花鰱大魚頭和所需的食材配料。

也有些餐廳會用鯰魚頭做魚頭湯,富含膠質,煮到一定時間,湯汁很濃。

選用產自江蘇的母蟹 1 隻,重量為二兩半,煎至澄黃色,加入魚湯一起燉煮,用來增添蟹的鮮味。另外加入江浙的金華火腿、筍片,以及香菇,因此不用味精提鮮,只需食材本身的鮮味就能讓湯汁鮮香四溢。

糟泥是釀製黃酒時的酒糟,散發著發酵的酒香味道。朱主廚選用了上海老字號的老大同香糟泥,因其以十餘種天然植物香料陳釀而成,糟香濃郁,有提鮮解腥的作用。

00IMG_5687.jpg

選用高品質的糟泥。

自製香糟鹵,所需時間約為 3 天。將糟泥用古越龍山紹興花雕酒五年陳釀、清水稀釋拌勻,比例為 500 克糟泥、1.5 公斤花雕酒、250 克水,融化浸泡 24 小時,然後過濾吊糟,慢慢收集糟鹵即可。

00IMG_5698.jpg

用花雕酒調合糟泥。

大火將鍋燒熱,加一杓冷油,滑鍋,將油倒出。作用是煎魚頭時不黏鍋,能保持魚皮的完整。

01-170543-HD.gif

再在熱鍋中加入一些冷油,當油溫達到六、七成熱,即微微冒煙時放入魚頭。不斷傾斜轉動鍋,讓魚頭受熱均勻,煎至外皮緊致。等魚頭的一面定型後,再翻面煎另外一面。

01-HD.gif

目的是燒魚湯時,煎好的魚頭,上面的魚肉魚皮不散不碎,造型美觀,湯汁也能更白。朱海峰特別提到,比起油炸,煎的手法有時更能帶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00IMG_5677.jpg

初步煎至定型的魚頭。

毛蟹對半切開,以 180℃ 左右的高油溫煎或炸,把它的鮮味提出來。

05HD.gif

同時,高油溫也能去除螃蟹的腥味和細菌,讓食材更衛生。

00IMG_5680.jpg

快速煎炸過的毛蟹。

熱鍋中放入豬油,打散融化後,煸香蔥絲、薑片。

155715-HD.gif

放入魚頭,繼續在豬油和蔥薑中煎一會兒。由於豬油的發煙點比較高,香味能充分融入魚頭。

163223-HD.gif

將一盆熱水加入鍋中,不用冷水,激發出魚頭的膠原蛋白,讓湯變濃。

152747-HD.gif

加入切好的火腿片、筍片、香菇,蓋上鍋蓋,用中火燉 20 分鐘,保持湯汁翻滾狀態。再改中小火燉 15 分鐘,加入糟鹵,最後 5 分鐘用大火滾一下,起鍋。

51532-HD33.gif

魚頭湯煮到最後階段放入自製香糟鹵,使原本的奶湯味道更柔順,融入濃郁的酒香風味。如果太早放,酒香會提前揮發完,如果太晚放,酒味過重,會掩蓋魚本身的鮮味。因此起鍋前 5 分鐘放入,這個時機很關鍵。

00IMG_5582.jpg

糟鹵最後才融入熱湯。

糟香撲鼻,西式料理也能運用

香糟運用的範圍其實很廣,可以做成各種冷菜、熱菜和湯品,甚至為甜點增添獨具特色的風味。許多廚師以經典傳統為基礎,融入新意,打造了不少令人眼睛一亮的香糟菜色。

自製配方,用小茴香添加特殊香氣

梁俊俊師傅手工製作糟鹵,添加 500 克的小茴香,以突出濃郁的香料風味醃雞肉,飄香四溢,回味無窮。

food_44469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多種香料製作糟鹵,葷素食材浸泡冷水再醃入味

擅長江浙菜和本幫菜的王劍勇師傅認為,味道的好壞關鍵在吊糟。香糟分為清糟和混糟。首選紹興酒廠的糟泥,渾厚香柔,還需配上肉桂、八角、桂花、月桂葉等不超過 10 種香料,將糟泥拌開,進行吊糟,需要 1 天時間。吊好的糟鹵要在 3 天內用完,否則必須丟棄,因為與優格一樣,它有益菌且富含活性。

food_22495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較厚的素雞,炸好冷卻後放入冰水浸泡 1.5 小時,充分去除油脂,才更容易吸收糟鹵的香味。

food_22493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豬肚質地堅韌厚實有彈性,要達到香脆爽口的效果,需在汆燙後去膜,再沖冷水,用糟鹵浸泡約 1 小時,使其入味富含香氣。

中西合璧,融入西式食材與香草風味

LEO WANG 用紐西蘭有機生蠔,融合本幫糟菜手法,結合西式香草的味道,非常適合夏季菜單,他建議再配上一杯氣泡酒,讓中西風味完美結合。

food_67407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在糟鹵中加入花雕、白酒,擠入檸檬汁,連同檸檬皮一起放入,再加薄荷、蒔蘿、西洋芹、大蒜、生薑、辣椒等配料,製成香草風味的糟鹵汁,以此醃生蠔 12 小時,滋味獨特而愜意。

清新蝦仁增添濃醇糟香,脆片擺盤別具趣味

香糟經常用於涼菜製作,但也可放入海鮮、河鮮、肉類和蔬食的熱菜中。

food_52099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馬曉強師傅為蝦仁加入芡實,又稱「雞頭米」,與糟料結合,讓清爽的菜增添一股濃醇味道。他將河蝦仁去筋上漿,沸水汆燙後,再過油,用糟鹵、芡汁等調味後,翻炒幾下,最後放入以香糟製成的糟油,即可起鍋,再搭配豆泥與脆片,口感、味道更豐富,擺盤亮眼。

紅糟做分子料理甜點,帶來微酸和酒香

紅糟是紅麴酒發酵釀造後剩下的酒糟,擁有天然的紅色,酒香獨特,口感微酸,有多種食療功效。不僅可以製作紅糟菜餚,還能做成甜點,比如中式的紅糟甜酒釀,西式的霜淇淋等。

food_81873

點擊查看作品詳情

紅糟與樹莓,都有紅色與酸味的特點,黃河師傅特別運用現代分子料理技術,製作了一款中西融合的甜點。利用液態氮的極速冷凍技術,製成紅糟樹莓雪酪,搭配君度橙酒甜菜根泡沫和水果、堅果,極具創意。

了解糟香菜餚這門傳統技藝後,各位也不妨嘗試一下以糟入菜,無論是冷涼的秋冬,或暖和的春夏,都能用鮮美濃醇的香糟鹵汁做出各種應季佳餚。

-end-

攝影:陳曦。部分圖文資料引用自網路,僅作資訊分享與傳播,未涉及商業用途。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