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独家专访|2023 亚洲最佳女厨师施玉安:Chef 这个词,无关性别

50Best 编辑/ 金庭 2023.03.07

从亚洲饮食文化中汲取灵感,演绎现代欧陆料理。

2023 亚洲 50 最佳餐厅颁奖礼,即将于 3 月 28 日回归亚洲榜单首届(2013年)主办地新加坡。在 50 强榜单正式发布前,“2023 亚洲最佳女厨师”已率先出炉,花落新加坡餐厅 Lolla 的菲律宾籍主厨施玉安(Johanne Siy)

64058ec0271be.jpg

2023 亚洲最佳女厨师 施玉安(Johanne Siy)

亚洲最佳女厨师奖,自 2013 年首次颁布以来,已有 11 位优秀女性料理人荣膺该奖项;而施玉安是第一位在新加坡获此殊荣的厨师。亚洲 50 最佳餐厅评价她:“施玉安深入了解不同食材及其来源地,具备以食材为导向的烹饪天赋。”

这位新晋女主厨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她的“天赋”是如何练就的?食物在她手中又会产生哪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名厨MINGCHU」独家专访,带你一探究竟。

拯救 Lolla,成就自我

施玉安出生于菲律宾达古潘,“厨房的召唤”使她毅然放下稳定的白领工作,只身前往位于纽约的美国烹饪学院修读厨艺课程。 毕业后,她追随米其林星厨 Eric Ripert 和 Daniel Boulud 磨练厨艺, 并在多间高级餐厅积累烹饪经验。

63fc6b4f28f37.jpg

施玉安及 Lolla 团队,与 André 创始人江振诚合影

在新加坡米其林餐厅 André 工作的四年中,她与团队一起将 André 送上 2017 年“亚洲 50 最佳餐厅”第 2 位以及“世界 50 最佳餐厅”第 14 位的宝座。André 闭店后,施玉安前往北欧汲取灵感,并在 Noma、Relae、Fäviken 等多间高级餐厅任职,潜移默化地将用心采购农产品、崇尚季节性食材的理念吸收进自己的烹饪观中。

64054de1098fb.jpg

Lolla 餐厅环境

重返新加坡后,施玉安于 2020 年加入 Lolla 餐厅,担任主厨一职。因受疫情影响严重,当时的 Lolla 门可罗雀。“其实在一开始,我只是临时来帮忙的,那时的 Lolla 人手不足,除了做菜,我甚至还在帮餐厅物色主厨人选,”施玉安回忆道,“但无论什么事,一旦开始做了,我都会尽全力,即便只是一份‘临时工’;于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两年多过去了,我仍然在这里。”

源于亚洲,杂糅世界

主打地中海风情小食料理的 Lolla 于 2012 年开业,历经 11 个春秋至今,已成为新加坡精致餐饮版图中不可小觑的存在。“以精选优质物产入馔,通过简约的烹调手法为顾客呈献原汁原味的地中海风味”的菜肴出品理念,贯穿餐厅运营的始末。

64054ba97d18b.jpg

施玉安的“入伙”,不仅带领其走出濒临倒闭的绝境,更是把丰富多元经历所磨炼出的精湛厨艺,以及从亚洲饮食文化中汲取灵感,演绎现代欧陆料理的烹饪哲学注入 Lolla 的菜单设计和菜品制作中。

轻烤巨型西班牙红虾,佐虾汁和芽苗蚕豆沙拉,便是“施式烹饪哲学”的最佳佐证。

6401adc3ebfc4.jpg

轻烤巨型西班牙红虾,佐虾汁和芽苗蚕豆沙

“选择一种顶级食材,辅以轻巧的烹饪方式,乍看之下,整道菜呈现简洁,但却蕴含深厚食材搭配和调味功底,”施玉安介绍说,“以法式浓汤技法熬制的虾头酱汁,自制土豆饼,还有用另一道菜的边角料做成的参巴酱调料,只要你用心烹饪、尊重自然,即便低调呈现,也能滋味无限”。

此外,Lolla 为食客精心打造的菜式,亦处处透露着她那“推动餐饮可持续发展,将菜肴原本风味忠实地呈现给食客,并向家乡菲律宾及其历史文化致敬”的质朴匠心。

63f5f0cfa23d7.jpg

aligue 是一种河蟹蟹黄酱,人们从小河蟹身上收集蟹脂、蟹膏,然后经过腌制、发酵制成的鲜味十足的酱料。在菲律宾当地,aligue 往往与烤鱼或炸鱼一起食用;许多人也喜欢在炒饭和海鲜意大利面里用它来增香提味。

施玉安用这款传统酱料,与儿时常吃的填馅小食 relleno 相结合,变幻出一道层次丰富的精致美馔。在蟹壳的底部是烧焦的卷心菜和珍珠古斯米;中间则是由多肉的蓝蟹、清甜的雪蟹,以及鲜味浓郁的河蟹组成的“蟹肉三重奏”;最后覆上烟熏辣椒粉泡沫、青柠油、青柠叶和芥末花。

63f6dba291335.jpg

韩国全罗南道莞岛海域的鲍鱼,经过 10 个小时的低温慢煮后轻微炙烤,搭配煎过的杏鲍菇;佐以用昆布和鲍鱼肝、松露碎调制而成酱汁,最后点缀卡曼桔皮和小褐菇片。

与鲍鱼一同上桌的,还有一壶用蔬菜、自制味噌和八种不同类型的蘑菇制成的清汤(consommé),一口菜一口汤,菌菇和蔬菜的浓郁草本香气与来自海洋的清鲜相结合,缔造舌尖上的海陆协奏曲。

63f6e5c79d02f.jpg

一道菜,在施玉安手中实现“冷热两吃”的不同层次。冷款的底部有冬南瓜、蛋黄酱、自制霹雳果奶、法式酸奶油、葱油,以及通过可持续方式养殖的卡露伽杂交鱼子酱。温食的部分则被做成“圆面包”,内部包裹着一块烟熏鲟鱼和去年夏天腌制的法国野蒜,表层撒上醋粉提升风味。

63f6e66c665bc.jpg

“人们对鱼子酱不陌生,却往往忽略其生产原料——鲟鱼。”借这道菜,施玉安希望告诉客人食材的出处和来源,引发对食物的思考。

63f6ec62663fa.jpg

餐厅炼制香草油剩下的“厨余”香草泥,被循环利用做成美味的香草酱。帕尔玛干酪被施玉安用作这款环保酱汁的独家载体,“塔可饼”形态小巧精致,缀以季节性的红叶槿、酢浆草、胡萝卜缨和庭荠花装饰,花草馥郁的清香和乳酪浓醇的奶香不断撩动味蕾。

对谈施玉安,名厨为你一一解惑

64055e40acf79.png

让你印象最深刻、最珍贵的食物记忆是什么?

食物留给我的记忆总是生动且温暖的。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母亲被送进医院做大手术,留在家里的我既害怕又紧张,当时一位在家里帮工的女士,给我们做了米粉汤,喝下后我整个人就放松下来了。那碗米粉就像一个温暖的拥抱,安慰了一个彷徨的孩子。

谁启发了你的烹饪之旅?

我们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自己,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所以启发我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人。即便是你讨厌的地方和人,也总能教会你一些东西——教会我们如何不去做一些事情。

其实我一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是所有指导过我、帮助过我的厨师,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样子,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激励着我,他们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是什么促使你放弃优渥的白领工作,转行做厨师的?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很少会有人把成为一名厨师当作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被劝阻不要从事这一领域的职业,因为它的核心仍然是蓝领工作,而父母希望我们经济稳定。

在我搬到新加坡,经济独立后,我接触到一些不同的价值观,烹饪是我真正热爱的事情,这给了我勇气去“违背常理”。离开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很不容易,但想去追求你真正在乎的东西,就必须承担风险。

在 André 工作的四年中,你学到什么?这段经历对你如今的烹饪哲学有何影响?

我为江振诚主厨工作了很长时间,他在烹饪艺术上的眼界,以及对完美的不懈追求,至今仍指导着我。从他身上,我明白了“回归初心”是需要永久维护的事。

6405580386525.jpeg

在 André 工作的最后一天,图片来源:Instagram@johanne_siy

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时,无论是简单做一道菜,还是像开餐厅这样的大事,一开始的意图总是纯粹和个人的。但在向目标靠近的过程中,我们会受到很多事情的影响,逐渐失去专注力;这个时候,试着回想一下最初的心意总是有帮助的。

你在纽约的 Le Bernardin、Cafe Boulud,哥本哈根的 Noma、Relae,以及瑞典的 Fäviken 都工作过,有何收获?

Le Bernardin 是一家令人惊叹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一天内约有 300 个客人。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二八定律。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流的海鲜,鱼永远是桌上的明星,他们一如既往专注于此。从 Café Boulud 我了解到,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个行业中接近优秀,我们必须保持学习的动力。

从 Noma,我学到了打破常规思维的重要性和专业化的价值。它就像一家公司,有不同的部门,专门从事不同方面的烹饪研究。在大多数餐馆里,每个厨师都会经历同样的等级制度,一步步晋升到管理岗位,但有些人的潜力远不止于此。而 Noma 认识到这一点,并给他们一个展示技能和激情的机会,结果也总是惊喜连连。

Relae 则让我感受到环境的价值。我们厨师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在 Relae,我亲历食材种植、采摘,直到被端上餐桌的整个过程,从而对食物和生产者产生敬意,现在的我每当拿到一种食材,都会先考虑如何通过简单的处理方式,保留并突出它的完美质感和风味。

64055654281b5.png

图片摄于施玉安在 Fäviken 工作时期,图片来源:Instagram@johanne_siy

最后,Fäviken 让我了解到:需求是发明之母,而稀缺鼓励创新。当遇上极端天气,在最冷的月份,什么也长不出来时,你会为客人端上怎样的料理呢?Fäviken 会出人意料地奉上树上的霜和地上的落叶,当你的选择被削减时,你要学会用手头现有的东西来创造

你最引以为傲的菜是什么?你是如何让厨房里的东西保持新鲜的?

牛油果,烟熏鳗鱼,鳗鱼清汤,柚子,这道菜花了很多时间,多次调试后才最终于达到满意的效果。牛油果的保质期很短,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不仅如此,牛油果还因为被过度应用在早午餐菜单上而“声名狼藉”。但这恰恰是我做这道菜的初衷,以新的视角去审视一些无处不在的东西,让它们变得不一样

64055b882c19e.png

牛油果,烟熏鳗鱼,鳗鱼清汤,柚子

可持续性是一个巨大的流行词,而 Lolla 支持不浪费食物。你在厨房里是如何倡导并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在我的家乡,人们生活十分简朴,不喜欢浪费,这种态度一直影响着我,不光是食物,就连破损的盘子我也不会随便丢弃,而是尝试去修补它们。做菜的时候,我常会把一道菜用剩的边角料、产出的副产品,应用到另一道菜品里。在 Lolla,我们尽可能地将事情简化,保持食物有机的形状,而不是将其过度变形,从而减少大量浪费。

64055497297c8.png

修补破损盘子,图片来源:Instagram@johanne_siy

你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时刻是什么?

在纽约 Le Bernardin 工作时,我发现自己对龙虾和海螯虾过敏,而当时我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处理成箱的龙虾和海螯虾。作为一名厨师,对这些在 Fine dining 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食材过敏,对我来说是毁灭性的。

除了需要克服过敏,职业中另一大的挑战便是在疫情期间接管 Lolla。厨房里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两名厨师。我必须重建团队,但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很难,大多数对这个行业倾注热情的年轻厨师都更愿意在高级餐厅工作,而 Lolla 只是一个零点式的小餐厅,一座“小庙”。

成为亚洲最佳女厨师是什么感觉?你怎么看这份荣誉?

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感激,但一开始并未真正沉浸在喜悦中,而是犹豫、难以置信,甚至感到害怕——担心自己说错话,害怕别人会误解我。

女厨师奖并不是要贬低任何一种性别,恰恰相反,它旨在提升行业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于我而言,烹饪无关荣誉,只是因为我喜欢做饭,喜欢我的客人,但这份认可是我前进路上的动力,促使我要做得更好。

你认为人们对烹饪有着怎样的误解?餐饮世界对女性厨师的态度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份工作对体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没有捷径可走。如今的厨房文化其实是更具敌意和攻击性的,无论是对同事还是自己。

烹饪这个专业领域已经发展了这么久,我们终于开始谈论那些当时没人敢说出来的问题。大家更加开明,对行业的看法已经改变,烹饪本身及其所依赖的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让餐饮的未来更具可持续性。

实力,无关性别

640564776cb4b.png

图片来源:Prestige Singapore

女性在某项专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常常会与性别挂钩,打上诸如“女性力量”、“巾帼”、“她”之类的标签,但施玉安却说:“Chef 是一个美丽的词,因为它是无性别的,不像演员 Actor(男演员)与 Actress(女演员)那样。我们不要把它复杂化。归根结底,这与你的性别无关,而是个人魅力和实力的展现。

采访的最后,以此与立志成为主厨,以及所有在逐梦之路上勤力拼搏的女性从业者共勉。

-end-

6260b10a865d8.jpeg

文中首段视频来自 50Best,其余图片及视频除特殊标注外,皆来自 Lolla。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