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这大概是国际餐饮颁奖现场最美的一幕了……

冲吧主理人 编辑/ 落潮余晖 2024.04.18

亚洲最佳女厨师奖由来自亚洲各地超过 300 位餐饮业界专家投票选出,专为对美食满腔热诚、并拥有前瞻性视野的女性而设。自 2013 年首次颁布以来,已有 12 位优秀女性厨师荣膺该奖项。

661911dd35694.jpg

五位亚洲最佳女主厨合影

从左到右为:May Chow(2017 年得主),DeAille Tam(2021 年得主),Pam(2024 年得主),Johanne Siy(2023 年得主),Margarita Forés(2016 年得主)

有趣的是位于合影中间的三位女主厨(DeAille、Pam、Johanne Siy)穿着的华服,都是由本国传统服饰的摩登版改良,与她们餐厅代表的创新精神不谋而合。当她们五位聚集在一起,定格了颁奖礼中最“美”一幕,这“美”不是对外貌的评判,而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活力与创造力,让她们熠熠生辉

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五位亚洲最佳女厨师的餐厅哲学。

POTONG:先锋泰中料理,百年历史的华丽转身

“我出生在一个传承了四代的中草药生产商家庭,我的家族起源于这座“普通”大楼。在这里,我描绘着新的未来。”在 POTONG 餐厅的官网上,Chef Pam 如是介绍道。

661e11f50b592.jpg

图片来源:50 best

作为中国移民后代,Pam 吃着母亲制作的“泰式中餐长大”,这种在中国吃不到,但又不完全是泰国菜的料理奠定了她的味觉。从 8 岁起,她就跟着母亲在厨房里进进出出,潜移默化地点燃了对料理的热情。

661e1694f3c64.jpg

Chef Pam 和父母一起打造的家庭餐桌

从国外学厨归来后,她的事业算得上顺风顺水。进入纽约米其林三星餐厅 Jean-Georges 工作,返回泰国之后“Pam’s table”在自住地中诞生。很快,Time Out 杂志将其评为“最佳新开餐厅”,Pam 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各大知名厨艺秀上。

661e16429c088.jpg

POTONG 所在的老宅是当时华人街唯一一栋 5 层楼建筑,图片来源:50 best

直到 2019 年,第一次推开祖屋的大门,尘封多年的家族历史如潮水般向她涌来,Pam 才真正为自己的料理找寻到了根基。“我立刻就爱上了它,它好像一直在这等我。”

661e1c9cd4a90.jpg

一楼曾经是普通大药房的店面,图片来源:dofskyground

步入这栋中葡建筑,时光仿佛蒙上了一层柔和舒缓的滤镜。

661e1d45e0412.jpg

二楼原本是重要制作工厂,如今被打造成主用餐区。图片来源:dofskyground

在 Chef Pam 的手中,百年时光的大药房完成华丽的转身。充满时间痕迹的 POTONG,做的却是“先锋泰中菜”(Progressive Thai-Chinese Cuisine)。

661e1f6b3f15c.jpg

POTONG 菜单的创作手稿

Chef Pam 将自己的出身、血脉、家族传统融入菜肴,和食客分享属于她的一切。在菜肴中加入“泰中菜”风味,追溯这段移民历史,用食物唤起共鸣,为这些菜肴添加新的注解。

泰式炒河粉(Pad Thai)是“泰中菜”的代表之作。产自泰国罗勇府的大虾,甜罗望子、酸柠檬和咸鱼酱的风味融入其中,搭配虾脑酱汁,与“泰国国旗”造型的粉条一起食用。

661e1f73a750e.jpg

泰式炒河粉 Pad Thai

Chef Pam 把在 POTONG 的用餐体验,定义为一场难忘的“逆时空”之旅。她说:“我相信,时间迫不及待地奔向未来,而记忆却是反着来的。”慢下来,在往昔的记忆中,在微小的闪光中,找到平凡、简单的快乐。

Lolla:重焕新生,食材的光芒闪耀

施玉安,第一位在新加坡获得亚洲最佳女厨师殊荣的厨师。亚洲 50 最佳餐厅评价她:“施玉安深入了解不同食材及其来源地,具备以食材为导向的烹饪天赋。”

661df1c2b7071.jpg

图片来源:50 best

Johanne Siy 出生于菲律宾达古潘,“厨房的召唤”使她毅然放下快消巨头宝洁的工作,只身前往位于纽约的美国烹饪学院(CIA)进修。 毕业后,她追随米其林星厨 Eric Ripert 和 Daniel Boulud 学习优质法餐思维与海鲜处理风格。

661df51004b31.jpg

Siy 及 Lolla 团队,与 André 合影

在新加坡米其林餐厅 André 工作的四年中,她以副主厨的身份与团队一起将 André “世界 50 最佳餐厅”第 14 位的宝座。André 闭店后,她前往北欧汲取灵感,先后在 Noma、Relae、Fäviken 任职。

661df5de8c89e.jpg

Lolla 餐厅环境

2020 年,学成归国的 Siy 抱着巨大的开店意志回到新加坡时,正巧碰上新冠疫情肆虐时期,别说在这个时候新开一家餐厅从头做起,就连不少老牌餐厅都在倒闭的边缘,其中也包括对她伸出橄榄枝的 Lolla 餐厅。

661df5f3820fc.jpg

疫情期间,Siy 与 Lolla 团队的“苦中作乐”

彼时的 Lolla,可以说是门可罗雀。最初的 Siy 只是临时来帮忙的,甚至还在帮餐厅物色主厨人选。可命运的选择让她留在了这里。

Siy 的“入伙”,将菜肴原本风味忠实地呈现给食客的烹饪哲学,让 Lolla 重焕新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只是负责烹饪,然后让食材自己发光”。

661dfc4f5cf9b.jpg

轻烤巨型西班牙红虾,佐虾汁和芽苗蚕豆沙

这道轻烤西班牙红虾,便是“施式烹饪哲学”的最佳佐证。顶级的食材,轻巧的烹饪,呈现简洁,却蕴含深厚的食材搭配和调味功底。

Lolla 为食客精心打造的菜式,处处透露着她那质朴匠心,用心烹饪、尊重自然,即便低调呈现,也能滋味无限

Obscura:新中菜,平衡的艺术

回望 DeAille 的成长经历,中国香港出生,加拿大长大。本会在建筑领域大展宏图的她,凭着一腔热血闯进了烹饪的艺术世界中。和诸多伟大的传奇一样,在人生的十足路口,DeAille 选择了自己人生的拐点。

661f38cc662cf.jpg

DeAille,图片来源:Obscura

2014 年,DeAille 和 Simon 被“厨魔”梁经伦招致麾下。两年之后,他俩就在 Bo Shanghai 担任联合主厨,仅仅一年便摘下一星。2019 年,Bo Shanghai 停止营业。短暂的休整之后,她便带着原班人马以 Obscura 之名回归,也是在这里迎来沉甸甸的“亚洲最佳女厨师”的奖项。

661ddd900bf3e.jpeg

入户接待厅,图片来源:Obscura

神秘、悠扬,是步入 Obscura 的第一感受。婉转的弧线成为了这片空间的主角。向内走去,色调渐暗,光线逐渐被吞噬,黑色的肌理与流畅的线条交织宛如一幅水墨。

661ce5d42d424.jpg

Obscura 餐桌,宛若一道悠扬的弧线,图片来源:Obscura

BO SHANGHAI 时期他们以西餐的手法演绎八大菜系,到了 Obscura 将这个概念更纵深化发展。不拘泥于菜系,而是以地域、食材、习俗为灵感,碰撞新的火花。

中餐还是西餐?这个问题 DeAille 大概回答了上百遍。Obscura 主打的“新中菜”,颠覆传统的演绎方法,确实很难将它与传统中餐归类。他们要的是彻头彻尾的,和挑战你的认知底线。

661f72edb04c2.jpg

Obscura 版麻婆豆腐

这无疑将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他们像是位于天平的支点上,大胆的前进,招来非议和指摘;后退,则愧于内心。不过对于勇闯创新这条危险道路的他们,攀登的乐趣是对他们最好的嘉奖。

Little Bao:大道至简,中式汉堡的开心哲学

对于味觉的训练,May Chow(周思薇)可谓赢在起跑线。外公是上海有识之士,外婆需常做家宴请客,妈妈从小就在厨房帮忙。远超普通家庭的饮食要求,让 May 承袭了严谨的饮食态度和味觉。

661cca4239528.jpg

图片来源:Tommy Tang

除了家学渊源,另一个影响 May 至深的人,是被她提及的恩师 Yardbird 主厨 Matt Abergel。只是冷盘厨师的 May 在 Matt 的鼓励下接手了市集。·

661cce8f3bee6.jpg

Matt Abergel,图片来源:chickenandcharcoal

最后是众所周知的成功,市集开档一个半小时就卖光所有 Bao。Little Bao 餐厅应运而生。

661ccf7b1ddfc.jpg

Little Bao餐厅,图片来源:Tommy Tang

虽是简单的菜式,但每个细节 May 都在追求传统的顶级水准。Little Bao 的中式汉堡,她追求北方老点心师傅对顶级馒头的标准,再参考美国人对顶级汉堡包的要求,从各种元素中拉一条平衡线以达到协同作用。

661cd17d0b8f2.jpg

三黄鸡包,图片来源:Little Bao

鸡肉选用本地三黄鸡,以中式方法腌制,用四川花椒和辣椒炼成香料油,揉合日本与美国的炸浆风格,借鉴美国南部 Pop Chicken 的方式调味──淋上香料热油拌匀。外皮酥脆,肉质嫩滑,口感多汁丰腴。

661cd5c2ef106.jpg

Little Bao Logo,图片来源:Tommy Tang

做着大道至简中式汉堡的她,有着自己的饮食哲学。杰出的厨师太多,May 必须在饮食界设定一个自己独有的立足点。

美味、独特和亲切,“comfort food”的精髓所在。“在饮食之中我最注重的是,我不是做 fine dining,但我很喜欢开心,我要好玩。当然最重要是好食,我希望你在我这里吃饭觉得开心到不得了。”

661cd6601f26b.jpg

图片来源:Tommy Tang

Little Bao 的第十年,客人跨越了三代。正如 May 期望的那样,已然成为香港的饮食地标,新的经典。

Cibo:时尚前沿,菲律宾的意大利血统

年轻的时候 Margarita Forés 是个学霸,但她的专业跟烹饪毫不相干。1986 年,受意大利驻菲律宾大使之邀,Forés 前往意大利参加一个为期 4 个月的烹饪游学。这趟旅程让命运的列车驶向了另一个轨道。

661cb571870cb.jpg

Margarita Forés,图片来源:50 best

在此之后,Forés 对意大利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前往佛罗伦萨、米兰及罗马等地的市场潜心探索,在过程中厨艺也不断精进。在 Forés 在回到菲律宾后,决心遵从内心兴趣所在,转向烹饪领域发展。

10 年后,Forés 开办了她的第一家意式餐厅 Cibo。一改菲律宾式的光线幽暗的乡土意大利小酒馆风格,Cibo 的摩登、休闲和时尚感让食客眼前一亮。明快的颜色,蜿蜒的线条吸引了大量食客。

661cbbb38b383.jpg

图片来源:ciboph

在支持本地生产商和有机食材的同时,通过这一家本土咖啡馆概念为本地食客呈献传统意式美食。Cibo 的食物风格有着属于意大利的豪放和热情。自餐厅开业至今,Cibo 餐厅在马尼拉的分店已多达10家。

661cbe00b36ea.jpg

图片来源:ciboph

在 Cibo 餐厅大获成功之后,这位菲律宾的餐饮女王开始开疆拓土。豪华香槟及美食酒吧 Lusso,主打“农场到餐桌”餐饮概念的餐厅 Grace Park,出版了综述菲律宾热门美食的书籍《Kulinarya》,再到与意大利历史悠久的烹饪学校 Casa Artusi 合作,在马尼拉开设了唯一海外分校。

661cc40197d7d.jpg

Grace Park 餐厅,图片来源:graceparkdining

661cc57fad3c4.jpg

图片来源:graceparkdining

从未停止脚步的她,在 2016 年获得亚洲最佳女厨师嘉奖。她对烹饪的热诚、精湛的厨艺及开创先河的精神无愧于先驱者之名。

精彩的世界,无关性别

风格迥异的她们,都在创造自己的精彩世界,勇敢地闯入混沌,发现一个人的风景。而外界总是强行给世界涂抹不属于她们的颜色,“她力量”、“巾帼”太多太多不属于她们的标签。

正如施玉安所说:“Chef 是一个美丽的词,因为它是无性别的。”这个世界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男厨师,亦或是女厨师,而是更多的好厨师而已。归根结底,烹饪的艺术世界是个人魅力和实力的赛场,与性别无关

-end-

661507fc77d36.jpg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