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6
0
2

破店

关注

郭师傅

顽厨工作室 主厨

东北的吃,对于没在东北深耕过的我,脑子里有的大多是猪肉炖粉条,血肠酸菜或是烧烤之类的东西。山东东北看名字就像两兄弟,同属北方,味型上也一定是大致相同,用酱,用咸,鲁菜一贯的俗称“黑乎乎,油乎乎,咸乎乎”,劳苦大众下力干活的吃本来也就应该是这样的,再者天冷,也一定也需要有高油脂抵御严寒。

按道理东北应该擅长生食或是火烤,金辽时期东北应该还是游牧期,这时候的吃,大多不就应该是么,清入关,吃的也还是游牧的特色。至于后期的热食,是游牧转农耕的必然,在加上大部分内地人口的北迁,我们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闯关东,人口的迁徙带去多少文化这里不关键,关键的是内地人的饮食习惯慢慢渗透进游牧,这样就产生出更多的依据当地丰富的农牧资源的美食。东北是粮仓,东北是狩猎场,东北更是珍馐食材的宝库熊,鹿,雪蛤,榛蘑,还有啥,东北的老爷们小媳妇出来说说呗!

说起烧烤,济南和沈阳为烤城一说多有芥蒂,风言风语很多年,谁也没高过谁一头,谁曾想被济南隔壁的淄博占了先机。烧烤各地很有特色,济南烤原味不腌制,主要烤火候的掌控和小料多少撒的时机,出炉焦香,咸鲜为主孜然辣椒为辅,一口肉一口济南的老啤酒,多热的天,吃的也是舒坦惬意。东北的烧烤是腌制,提前入咸鲜底味,因为提前腌制,所以肉块要大,剩下工序就大致相同了,最特别的东北烧烤没有不能烤的,肋排,鸡冠油,粉肝,蚂蚱,韭菜最特别的是最后摸得哪口酱,摸完上火在烤,酱香,焦香,菜嫩鲜,那滋味能美到心里。酱料这事我一直惦记着,哥们说,让我写完食评看表现,好吧。

麻辣肥蛤我的想象力跟川菜湘菜异曲同工。颠覆性出现让我瞠目结舌,浓汁鲜麻辣,这道菜我听说是葫芦岛的特色,肥蛤也是哪的特产,别无分号,因为是北方海域,生长周期长,蛤肥,鲜,大,少泥沙。蛤每天直采是鲜品,可惜让咸鲜的调味汁和麻辣的东西遮的没了味道,又因为是浓汁,吆五喝六的碰杯,让蛤肉没了刚刚好的口感。唉,海鲜,小海鲜真的不适合浓汁,麻辣!问题是我认为的不适合,确实破店里的必吃榜,每桌一份,必点,您说打专家的脸吧。

炸了粉肝和鸡冠油,好吃,有小时候油渣的感觉,而且更脆更香,粉肝正好可以调节多余的油脂。一盘辣煮花生也就是煮花生加辣椒吧,多了点辣。东北炸鸡架按说应该是擅长的,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厨师心情不好,一般吧,不如家门口市场上的好,不脆,不香,没嚼口,不好。

行了,吃人嘴短,回头把一些建议详细罗列下来给哥们送去。

如果您觉得我的作品还不错,欢迎赞赏
更多... Ta的作品
赞赏的收益归菜品出品人所有
line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