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2
0
2

长官包子

关注

郭师傅

顽厨工作室 主厨

长官镇的天光,是被灶膛火和麦香一起点亮的。老街窄巷里,那勾人的味儿,不是飘,是贴着地皮儿钻,直往人鼻孔里拱,挠得心尖儿痒痒——不用问,这是长官包子铺开张了。

铺子不大,烟火气却足得顶梁柱。案板后头站着掌舵的,是位老师傅,手背上的沟壑比案板上的纹路还深。他手下忙活的,是长官包子一百多年的魂灵。这魂灵,一半系在那油润喷香的馅儿上,另一半,就藏在案板上那团莹白的面里——那是鲁北平原黄土地里长出来的筋骨。

先说这面。长官包子讲究个“面白薄皮”、“入口软而不粘”。这底气,全仗着鲁北平原的好麦子。黄河水滋养过的土地,生出的麦粒饱满硬实,磨出的粉,细得跟雪末儿似的,却暗藏着劲道。老师傅发面,分寸拿捏得像老中医号脉,面要“稍嫩”。新麦磨的面粉,吸水性好,筋性足又不失温柔。那面团在他手里,仿佛有了灵性,轻轻一揉一擀,便延展成一片月光色的薄皮儿,透亮却不失韧劲儿,像极了鲁北人骨子里的敦厚与柔韧。这皮子,就是待会儿要稳稳兜住那滚烫丰腴馅料的“兜底儿”。

馅料的主角,是隔年的羊。讲究!非得是经了风霜寒雪的历练,肉质才紧实醇厚。老师傅剔肉剔得极净,筋骨一丝不留,剩下的全是精华。剁馅是功夫活儿,刀起刀落,讲究个“细而不泥”。那肉馅剁出来,不是死板的肉泥,而是带着细微颗粒感的绒,仿佛还存着些肌理的活气儿。鲁北平原的风,似乎也揉进了肉里,带着点旷野的清爽。

调馅,是点化之功。小磨香油是灵魂,那醇厚的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金。葱姜末的辛香,花椒水的麻香(去膻提鲜的妙手),再配上等酱油的酱香咸鲜,几样东西在盆里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香油裹挟着肉糜,酱油浸润着纤维,花椒水巧妙地化解了羊肉最后一丝可能的燥气。那馅儿调好了,油亮润泽,丰腴得如同膏脂,静静地躺在盆里,散发着一种近乎诱人犯罪的荤鲜之气。它丰腴,却不肥腻;浓郁,却不膻腥。这是百多年摸索出的平衡之道,是市井智慧在舌尖上的结晶。

如果您觉得我的作品还不错,欢迎赞赏
更多... Ta的作品
赞赏的收益归菜品出品人所有
line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