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家味·为家,感谢你在除夕夜的坚守!

热点 编辑/ 名厨小7 2018.02.07

所有人都在赶着春运回家,因为迟一秒,家人都会多一秒牵挂,而在或大或小的餐馆后厨,厨师却比平时更加忙碌,甚至停不下手头的工作给家人一个电话。除夕夜用心烹制一道道“家味”,完成一桌桌团圆饭,对厨师来说,是厨心,是奉献,也是他们对家味的坚守。

三代厨师家味故事

团圆是除夕不变的主题,而王义均、唐习鹏、吕世民三代厨师的家味故事,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厨师行业背后的奉献,也让我们看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厨师都有着相同的一颗厨心,都是为了成全更多家庭的团圆家味。

640.gif

每天面对熟悉的食材、日复一日的后厨生涯,王义均60余年没有敷衍、凑合,始终牢记领导的嘱咐,一心一意的完成工作。因为食物总是和回忆与亲情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的菜历经半个世纪而风味不改,这样的“一根筋”也叫做匠心。30多岁时,王老除夕基本不回家,年幼的女儿甚至连他的样子都忘了,本该回家的除夕,他却仍坚守在后厨,让千万家庭的团圆饭有了家味。

640 (1).gif

从1990年踏入餐饮行业以来,20多个除夕夜,他的身边只有锅铲碰撞的声音和食物由生到熟的气味变化。在唐习鹏心里,每个来就餐的客人都是“家人”,厨师不需要表演炫酷的技巧,只需要像对待家人一样,用心细致地烹饪。一道菜的味道由很多因素决定,哪怕是怀着不同的心情做菜,都会让菜的味道变得不一样,在思家念家的时候,他将自己对家人的心意,烹进一道道菜里,成就千家万户的团圆,让享受团圆饭的家庭品尝到美味。

640 (2).gif

吕世民已经入行18年,却有14年除夕没有回家。每一年除夕宴高强度的工作,对厨师精神上、肉体上都是一种强大挑战,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虽然不能回家吃团圆饭,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食客脸上绽放的满意笑容,这些都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餐馆吃年夜饭,厨师不能回家过年越来越成为常态。然而,就像团圆饭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印记,让每一个客人除夕夜吃到满意的团圆饭,也是厨师骨子里的坚持。而正是这份坚持与奉献,让家味因为他们而不同。

欣和春节致敬厨师!点击下图,免费抽奖赢新年家味!

00抽奖640 (3).gif

-end-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