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厨日报第65期,厨师爱看的资讯就在这里!
外卖平台近年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很多变数。本期的名厨日报就邀请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外卖市场的3种最新变数,以及这些变数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传统巨头陆续接入外卖系统
北京7-11便利店全面接入美团外卖
近日7-11便利店宣布北京市约250家门店将全面接入美团外卖,店内的热食产品可以提供配送前再加热的服务,有媒体猜测7-11此次入驻美团外卖平台或与同行们已纷纷入局有关。
但更深层的原因或与消费者的外卖习惯和外卖平台的巨大流量有关。在日本7-11也有外卖业务,但产品品类更多,服务人群也更倾向于出行不便的老龄化群体,而在国内对于便利店的体验感要求并不太高,配送速度和商品本身仍是第一位的。
同时大家已经越来越习惯外卖的模式,接入外卖平台既能提高了线上消费的频次,又减少了自建配送队伍的成本。同时,目前便利店外送相比餐厅外卖而言仍处在红利期,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星巴克联合饿了么推出外卖业务
随着阿里巴巴与星巴克战略合作的深化,星巴克不仅联合饿了么推出外卖业务,还与盒马鲜生合作推出“外送星厨”。但相比7-11,星巴克此前对于外卖业务的观察和犹豫则更为强烈。
因为咖啡的特殊形态,对于配送的要求实际更高,而瑞幸咖啡的搅局和试探让星巴克看到了希望和危机。在与饿了么外卖的合作中,星巴克推出了定制的外送杯盖和密封包装,甚至还有冷暖保温配送箱和专门的配送团队。
其实在星巴克的客户群体中,也有一群习惯于外带的消费者,星巴克与饿了么的合作或许更多满足的是这群人的需求。接入饿了么能给业务带来多少增长目前还未得知,但是这次的探索仍有重要意义。
技术革新与法规完善同步进行
外卖监管和法规又有新动态
近年来,外卖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引来了国家层面的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也在快速推进中。近日全国检察机关将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的专项监督活动,加大对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等案件的办理速度。
广州市发改委近期正式印发了《广州市餐饮业价格行为规则》,针对不明码标价、虚构优惠折扣、使用两套菜单、不明确包装配送费等行为加强了整治力度。
不难发现,外卖监管和法规将在未来变得更加透明化,包括价格、食材、烹饪细节等。一些外卖商家的“价格套路”也将面临法律风险,诚信经营、回归菜品才是唯一的正道。
无人机配送外卖或成未来趋势
目前外卖配送集中于解决“最近三公里”的问题,而随着人工成本逐年升高和外卖市场的不断扩大,饿了么正在研究的无人机配送或许会是外卖行业的转折点。
目前饿了么申请的中国首批无人机送餐航线已经正式获准,配送范围在上海金山工业园区内,虽然配送流程上并非直达而有中转环节,但也能将往常30分钟的配送时间节约到20分钟内。
除了能节省时间之外,无人机也能减少外卖骑手的工作量和风险系数,同时扩大了配送边界,甚至有可能打破行业内外卖不超3公里的魔咒。但这并不意味着无人机就是完美的,还有很多监管、技术和安全的问题有待解决。
外卖带动了这些新产业的发展
外卖成为餐厅营销和寻人启事新渠道
近期一则带有寻人启事的餐垫纸出现在了外卖包装上,上面印着3名失踪儿童的信息。餐垫纸的发出者表示这样做是考虑到这种方式比起街边贴寻人启事的效果会更好,也是一种公益行为。对此网友也纷纷表示支持这种行为。
一些餐厅也从另一个角度对外卖包装下了功夫,甚至市面上已经有了专门提供外卖包装设计的公司。从餐厅视觉营销的角度来看,外卖包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能帮助餐厅打造整体的视觉风格外,也是低成本地提升品牌曝光的一种手段。
如果更进一步来看的话,不论是寻人启事还是包装改良,都反映出外卖包装背后的巨大流量,而有巨大流量的地方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这方面的创新还将更多。但包装也只是餐厅经营的一个层面,菜品和口味仍是最核心的。
外卖创造半成品的发展新机遇
近期外卖中使用菜肴包的情况引来了社会上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这种方式简单高效,也有人认为这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但事情背后反映的是在外卖市场的促进下,半成品菜肴和加工食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中国半成品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的内容,随着半成品加工工艺发展、外卖市场不断扩大、人们对半成品的接受度改观,未来中国的半成品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多数的餐厅而言,半成品菜肴能够用来减少食材浪费、减缓价格波动,但是一些更加追求品质、定位更高、毛利更高的餐厅或许仍会沿用现有的方式,凸显食材和烹饪的品质感。
-end-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