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入菜,不止苦这一种风味。
炎夏将至,藤蔓上的苦瓜又到了一年中的最佳食用季节,但人们对它的评价依然是两极分化。热爱的人称赞它的脆爽口感和去火功效,排斥的人又因它浓烈的苦味敬而远之。
从食疗养生的角度来看,夏日食用苦瓜对身体益处多多,怎样将苦瓜以更易被食客接受的形式呈现,考验着厨师的功力。夏季热卖菜第三篇内容,我们就来聊聊这一食材和它的创新做法。
从挑选到去苦,苦瓜料理前的准备
苦瓜按颜色可分为绿、白两种,常见的绿苦瓜包括大青苦瓜、粉青苦瓜、翠绿苦瓜、山苦瓜等。其中大青苦瓜、粉青苦瓜多用来凉拌、榨汁,而翠绿苦瓜、山苦瓜则更适合热炒或腌渍。
白色品种的苦瓜以白玉苦瓜为代表,祖籍中国台湾,色白剔透是它最明显的特征,同时它的苦味比绿色苦瓜更淡,口感上也更为脆爽。
白玉苦瓜经过杂交和改良之后成为了“苹果苦瓜”,它的外形更为圆润,口感清甜多汁,甜度可达6度,甚至可以作为水果食用,与传统苦瓜有着巨大的差异。
面对品种繁多的苦瓜,挑选时可先关注果瘤颗粒的饱满度,颗粒越饱满,瓜肉就越厚实。另一方面是平整度,表面平整的苦瓜苦味相对较小,凹凸分明的则苦味较重。
尽管苦瓜品种不断增多,但如何去除它的苦味仍是不变的话题。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先用不锈钢勺子挖瓤,并撕掉内壁上的白膜,而后进行焯水、冰镇处理。
也可以在冰水中加入少许食盐,令苦味的去除更加彻底,还能减少对人体不利的草酸,令色泽口感更为清脆嫩绿。
下面,我们就从改良经典菜肴、调制开胃佳作、创新食材搭配等三个不同的角度,与你探讨夏日苦瓜菜品的创意之道。
拆解经典:酿苦瓜的酱料搭配与煲汤改良
经典客家名菜酿苦瓜,层次丰富,肉香十足,但每家餐厅的呈现大体相同。想要烹出新意,不妨试着添入百搭的XO酱,让酱料的鲜辣风味充分渗入菜品,令苦瓜的味道更加淡雅。
烹制时肉茸打至上劲,拍入适量生粉,将其与擦干水分的翠绿苦瓜完美粘连,避免变形脱落,加以鸡汤调味的汁酱慢火焖烧入味,这是菜品烹饪的要点所在。
同样是酿的手法,通过食材的替换更新,苦瓜也可以演绎出截然不同的风情。挑选表面平整的苦瓜品种减淡苦味,将其一分为二,金黄的南瓜泥酿入其中,让脆爽和绵密的口感融为一体。
再经过红莓、蜂蜜的双重点缀,又平添了酸甜的风味,酸、甜、苦三种味道的叠加,让这道菜品变成“苦尽甘来”一词最具代表性的呈现。
除了酿的料理方法之外,在以美食闻名的潮汕地区,咸鲜风味的苦瓜煲是更受欢迎的家常之作。菜品精华尽在汤底,咸菜、炸蒜、豆豉带来三种迥异的风味,辅以高汤打底,潮汕人对鲜汤的追求永无止境。
苦瓜与炸五花肉层层叠叠交错放置,吸收着彼此的香气,肥腻和苦味的天平在这里达到了新的平衡。多种食材同置于瓦煲中,先以大火煮开,再以小火煨炖,出锅的刹那,香气扑鼻而来。
脆爽开胃:辛辣、豉香、咸鲜,苦瓜的风味革新
如何挑起食客的味蕾?这是每道夏季热卖菜都面临的必答题,苦瓜大方地给出了三种答案。辣是最简单直接的答案,味道纯澈的芥末是夏日佳选,烹饪方法也不复杂。
苦瓜刨薄片后用柠檬水浸泡,减淡苦味和青涩度,再搭配鲜甜的龙虾球片,以芥末油和橄榄油等拌匀,辛辣芳香的芥末味后带有淡淡的苦味和甜味,提振味蕾自然不在话下。
第二种答案是更为清淡的豉香,选用颜色翠绿的苦瓜,用刨刀刨成大块薄片,焯水后即刻冰镇,保持脆爽口感。再搭配时令贝肉,以豆豉、酱油调味,一同入蒸锅蒸制。
蒸制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苦瓜变色。此时,清脆的苦瓜回味微甜,鲜嫩的贝肉风味鲜甜,整道菜品豉香浓郁,将拯救夏日胃口的重担一并扛下。
第三种答案则是请到了西式的调味相助。苦瓜以斜刀手法片制,加入西式的岩盐、橄榄油,与软韧的豆干相拌,味道清新爽口。
出锅时再点缀上微甜回咸的意大利黑醋和清香的桔皮丝,香气多元,层次丰富,虽采用的是最简单不过的家常做法,但风味却依旧能深入味蕾。
新奇搭配:液氮、冷汤、破布子,玩出满满新意
夏日的苦瓜菜肴若想让食客眼前一亮,小众的品种与创意的呈现缺一不可。
不妨选用产自中国台湾的白玉苦瓜,竖切成两半后入油锅略炸,增加酥脆的新口感。酱料的组成也极富当地特色,保留破布子与酱油的经典搭配,风味咸甜不腻。
仅需要简单的凉拌处理,苦瓜便能全面吸收酱汁的风味和色泽。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尝试做成苦瓜沙拉,替代传统的油醋汁,打造别致的菜品呈现。
夏日的冰淇淋入口冰凉、沁人心脾,备受年轻食客的喜爱,白玉苦瓜通过与分子料理技术的巧妙融合,也能达到类似的口感。
青瓜汁用液氮快速冷冻,制成入口即化的刨冰,白玉苦瓜用蜂蜜和柚皮调味,提升酸甜度,撒上刨冰,一道伴着丝丝凉气的夏日甜品呼之欲出。
夏季里备受欢迎的五青汁,选用黄瓜、青椒、芹菜、青苹等食材榨汁而成,具有排毒清燥的功效,苦瓜也是其中一员。但它还可以进行更为深刻的创新。
在五种传统食材的基础上,加入吐司片一起搅碎,增加汤汁的浓稠度。再添入适量柠檬汁和酸奶油,令味道层次更加丰富,也更能名正言顺地以冷汤的身份进入餐厅的菜单之中。
关于苦瓜的料理之道,你还有什么新奇的想法?不妨留言写下,与我们一同交流探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