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經營者面對疫情的思考準備。
王一山大概不會喜歡我們這樣寫,但他是徹徹底底的學霸無誤。
台大工商管理系,紐約美國廚藝學校本校(The 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紐約三星餐廳 Per Se 實習 18 週,Eleven Madison Park 工作 1 年,倫敦星級餐廳工作經驗,回台後加入 MUME 團隊擔任物料管理的廚師,2019 年中他開設了新派「居酒屋」餐廳 Yamasan 山男。但很快就發現,與其說他是學霸,不如說是他是一個擅長做功課準備,在眾多可能性中演練出最佳解——「提前部署」的好手。
就像我試探性地問他,「你在 CIA 廚藝學校讀完,得到了紐約三星法餐 Per Se 的實習,你是學霸對不對?」
「如果你認真,態度好,那就有機會。妳知道我的同學通常年紀比我小,我已經在台灣大學畢業才過去的,又賭上一切。」
王一山回答得自在。2011 年,在父親去世後,他義無反顧前往美國廚藝學校本校,為了像海綿一樣吸收學校豐富的相關資源和紐約大都會的養份,更不用考慮學習第二外語的門檻和成本——他要選,就要選範圍條件最好的選項。
面對疫情,從思考外送開始
訪談這天,剛好是山男在外送平台 UberEtas 上架的第 1 天。在台灣有能力操作 fine dining 的餐館裡,這也是非常快捷上架銷售的效率。問他如何準備外送平台上架,王一山指出兩個關鍵。第一個,他思考外送平台上架早在去年 12 月底政府發布疫情可能擴散時,他就開始思考相關可能以及操作方式了。第二個,做為製作精緻餐飲的餐廳,提供外送也必須要考慮到食物風味的穩定才行。
「任何食物都會有一個風味最佳鑑賞的時間區間(window)」,「豬排炸好端上來可能只有 3 分鐘,肉煎好送上來可能是 5 分鐘,連沙拉這樣的料理都有最佳品嚐的時機。我們廚房要思考的,是什麼時候能夠經過外送的這 30 分鐘後,還是好吃的?」
山男在外送平台上,提供 3 種好吃的麵點。一個是牛舌、牛雜拌麵,配上溏心蛋和醃漬地爽口的小菜。一個是口水雞,最後一個是素版本的拌麵。
這 3 種是山男的團隊反覆實驗出來在外送後依然美味的餐點。
這種對於品質的堅持來自於王一山過去的工作經驗:不同設定的餐廳,對於執行有不同的完美的詮釋與標準。比如 Eleven Madison Park 有個很有名的例子是,某天有一桌客人來吃飯,其中有一位客人突然想到家中爐子沒關,提出要離席回家關爐子但是餐費照付,Eleven Madison Park 的外場經理自願使用一個人力,幫客人回家關爐子,並全程轉播安撫客人。「不是每家餐廳都會做出這樣的犧牲,一個晚上能夠接受失去一個外場 2 個小時。」這是以服務著名的 Eleven Madison Park 對於服務以客為尊的自我要求。
換到山男,不能妥協的就是美味,這是在疫情下一間餐廳要做到的事,因此他們研發出了一套能夠適應外送時間,依然保持美味,偏中餐風格的外送菜單。
經營者要想的比料理多更多
作為經營者,他想的事情比料理更多,在我拜訪前,他剛去了臺北市政府詢問青年創業貸款的事宜,想要身邊多些預備金來預備接下來深不見底的產業低潮。具有國際經驗和管理背景的他,看到紐約和雪梨等國際都市陸續要求餐廳歇業,他感覺身在台灣的自己,也必須提前準備。
甚者,歷經不同的餐廳工作,他對於如何是一個好的經營者,內心有琢磨過的想像。「我開餐廳,不想因為疫情解雇員工。那怎麼賺到員工的薪水,有現金流讓餐廳可以營運下去?」王一山坦言,從去年開幕以來,最近幾個月餐廳的營運已經來到穩定,穩穩做完一輪,其實在這波疫情來襲,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他不能夠不提前去思考,要是真的產業低潮來了怎麼辦——一家餐廳有沒有可能轉型成為外帶店?要怎麼安排人與人的安全距離?
疫情讓他重新思考很多事,比如,沒有一個時候比此刻更需要社群的力量,扶持打氣走過難關。
「餐飲同業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常常介在朋友(friend)和競爭者(enemy)中間,亦敵亦友(friendemy)的關係。面對疫情,其實我們很需要社群的力量,彼此支持。」
疫情也讓山男開店以來默默在做的事,有了可以討論表達的空間——山男從開店以來,就致力於全食物的使用,比如使用邊角料煮高湯,儘量減少食物浪費。但平常台灣豐衣足食,特別去強調這個做法好像沒有必要,畢竟客人在意的是好吃與否;但現在疫情的特殊狀況,或許正是可以闡述餐廳食物理念的好時機。
廚師經營者的養成之路
過去他在紐約工作的兩間餐廳,Per Se 跟 Eleven Madison Park 都是非常專業的廚房,菜色複雜,分工精細。除了學到非常多東⻄,也認識了很多人,對王一山來說,認真累積味覺經驗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吃每頓飯都做筆記,好好問他用什麼食材,怎麼做出來的,長久下來真的會學到很多。美食家是真的可以自學來的。」
在專業的廚房,磨練技術與培養味蕾固然重要,但是最有價值的部分應該是時間運用與工作排程的有效運用。還有關於心理素質的,是如何在廚房如何保持專業的態度:尊重食材,尊重器材,尊重身邊的同事,不被當下的情緒帶著走。
在紐約的時候,有一個副主廚跟王一山說,「在當學徒的時候,要學習用領班的角度看事情。 在當領班的時候,要學習用副主廚的角度看事情。在當副主廚的時候,要學習用主廚、老闆的角度來看事情。」
這種提前想一步,換位思考、向上管理的教誨,對王一山幫助很大。在 MUME 工作時,Chef Richie 便很願意授權讓王一山去做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授權給團隊,讓大家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在 MUME 管理食材供貨的他,最高時期掌管了約 150 家的供貨商名單,甚至單一品項,如肉品都有 3-4 家的預備選擇,以穩定餐廳在食材方面的彈藥充足,這樣的資源,自然也延續到他開業山男餐廳。
現在,這位已經是餐廳經營者、一位女兒的父親的青年廚師,為了他的餐廳和員工,他必須想得更遠更多。即使台灣疫情堪稱緩和,他從數月之前就開始準備長期抗戰。我們樂見餐廳以充滿彈性的姿態,回應消費市場的需求,也誠心希望優秀的餐廳們,都能夠穩穩走過這段黑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