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执着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为此不懈努力。
名厨“每周榜单”栏目升级改版,不止聚焦于菜品烹调,也关注菜品背后的烹饪精神。
每周我们都将从名厨App 的 7 日热门作品榜单中选取出 1 道菜品及对应的出品人,以新上榜厨师的角度,介绍上榜菜品与他的闪光之处。
本周我们带来的是上榜菜品“葱油煎鲜虾配秋季南瓜汤佐干邑白兰地鱼子胶囊”的要点解析与出品人“李天文”的从厨故事。
作为一名烹饪教师,李天文的日常工作以教授传统菜、融合菜与分子料理相关的技法与理论为主。
这个过程少不了对学生细致耐心的引导,也在经年累月中造就了他对烹饪精准度与菜肴层次感的重视。
在他的上榜菜品“葱油煎鲜虾配秋季南瓜汤佐干邑白兰地鱼子胶囊”中,时令南瓜被制成细腻柔软的汤底,以葱油煎好的基围虾置于其上,兼具葱香与鲜香。
而后再搭配雅文邑制成的精巧鱼籽,带来爆浆口感,整道菜层次丰富,又不乏新意。
在制作鱼籽时,李天文将 50 毫升白兰地烧除酒味,再加入 200 克糖水和 2.5 克海藻胶打匀静置。而后滴入到 1 升水与 6.5 克钙粉制成的钙水中,便可得到晶莹剔透的白兰地鱼籽。
在这道菜品背后,精准烹饪的精神也贯穿始终。
“熬制葱油时,油温的把控很关键,只有在合适温度范围内才能熬出葱香。雅文邑烧去酒味后,糖的用量也很关键,既不能掩盖住酒体的香味,又要让制作出来的鱼籽回味带甜,与南瓜泥形成过渡。”
对李天文而言,想要打造令人眼前一亮的菜品,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与对细节的打磨精神。这一理念,也与他的从厨履历息息相关。
苦练烹饪功底,创作融合菜式
李天文的从厨之路自学厨时每天手剥上百斤洋葱起步,还需将洋葱切成制作菜肴时所需的各种形状。
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从炉火的把控到酱汁的制作,他逐步积累起了自己对烹饪的理解和感悟。
“练习基本功没有捷径可走,都是量的积累产生质的改变。厨师这个行业勤能补拙,多做自然就会有收获。有时看看自己手上的伤疤,会有些不敢相信,自己一路走来,为了心中那份坚持和热爱忍受了多少。”
于行业中修炼多年后,李天文开始带一些学徒,向他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与经验,帮他们少走弯路、纠正不良习惯。
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坚定了自己作为一个分享者的角色,也促成了他做出转型成为烹饪教师的决定。
“我在烹饪时的风格是包容型的,喜欢在不同菜系和口味中发现新的融合点,让出来的菜品更有亮点。但在教学时我又是属于激进型的,在掌握好基础烹饪技巧后,我更愿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新事物和新技术。”
他在名厨App 上分享的另一道作品“低温伊比利亚火腿猪肉卷佐牛肝菌汁”便是极佳佐证。
将新鲜猪肉与风干火腿贴合卷紧,让火腿风味得以更好传递,再以 65℃ 低温烹煮 45 分钟,更可保持猪肉中的充盈汁水。
火腿的用量同样需要精准把控,太少体现不出风味,太多则会使菜品口味整体偏咸。最后再搭配上牛肝菌制成的酱汁,从入口到回味,给味蕾带来层层递进的风味享受。
不断学习精进,享受烹调乐趣
李天文深知学校教学与餐厅工作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除了孜孜不倦的基本功教学外,他在日常也格外注重对学生创意表达的培养,还会推荐学生使用名厨App 来学习知识、开拓视野。
“名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 App,我的学生们能够从别人优秀的作品中学到很多的知识与技巧,我自己也在里面找到了很多不错的创意。在名厨App 上,我会重点关注有一些比较有特点的菜,看看优秀的师傅们是如何去展现和运用食材的。”
除了名厨App 外,工作之余的李天文仍在坚持不懈地学习。无论是阅读烹饪书籍,还是浏览烹饪视频,抑或是到不同餐厅品鉴,都为他积累了不少灵感。
最近吃到的一道“姜汁生蚝”,便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其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也让李天文产生了想要重新演绎的想法。
一路走来,喜欢科比的李天文一直以黑曼巴的精神鼓励自己:要始终执着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为此不懈努力。
而他内心也始终坚信,“如果你享受自己烹饪的美食带给别人的喜悦,你就可以从厨师这个职业中获取幸福感,并找到坚持下来的动力。”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李天文的创意菜肴,欢迎点击此处,进入他的个人主页,与他互动交流。
Tips:名厨每周榜单的菜品是根据浏览量、点赞量、评论量、收藏量等数据综合计算得出。无论是具体详细的烹饪方法,还是积极的互动交流,都有利于菜品热度值的提高。期待能在下一周榜单中展现您的上榜菜品与从厨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