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年轻主理人本冈将与田代圭佑分别生于 1993 年、1994 年,均来自兵库县,是从幼儿园起就熟识的好友。
他们曾在 20 岁时许下约定:“未来,我们要一起开一间属于彼此的餐厅。”几年后,两人赶在三十而立之前顺利地实现了过去的梦想,开了一间理想中的法餐厅 KAM,由本冈将包揽料理,田代圭佑负责侍酒。
KAM 的选址没有考虑东京这样的大城市,而是坐落于日本埼玉县东川口站。或许有人会质疑:“开在远离大都市的餐厅,有出路吗?”尽管这种形式在国内目前并不常见,但在海外却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面对选址的提问,主厨本冈将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考虑在东京在开餐厅,也许是因为我之前在静冈那样依山傍水、受大自然恩惠的城市中生活。因此,如果我要独立开餐厅的话,我希望尽可能使用自己种植的蔬果香料,就像我在之前的餐厅 Bio-s 所做的那样。”
KAM 没有官方网站,每天最多接待 8 位客人,仅接受电话预定。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单一的预定方式显得过于传统,然而依然有不少人愿意从东京出发前去光顾,可见 KAM 的魅力不可小觑。
私人住宅般的用餐体验
餐厅建筑是一栋拥有 60 年历史的日本传统民居,由经营园林生意的祖父建造。从高床式的地台到立面门窗、屋架全由木头制成,与黑色瓦片屋顶相组合,透着古朴的自然之美,静谧而素雅。历史积淀的怀旧质感,让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
餐厅内部除了厨房改动较大,大部分空间都以房屋的原貌呈现,古民居原本的横梁与柱子也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榻榻米的房屋中摆放着 200 多年前英国制造的桌子以及其他的古董家具,异国风格的事物融合于同一个空间,却丝毫不显违和,反倒营造出和谐温馨的气氛。
餐厅内摆放了两张桌子,最多可容纳 8 人,舒适的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私人住宅,用餐体验犹如来到朋友家做客般放松、自在。
聚焦食材本身,从农场到餐桌只有几步之遥
KAM 主打法餐,餐厅的料理由本冈将全权负责。主厨本冈将受到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就对烹饪很感兴趣,奶奶还是一位注册营养师,让他早早就建立起了对于料理的看法与见解。自烹饪学校毕业后,本冈将前往法国与西班牙磨练技艺,并在 23 岁时成为静冈县知名法餐厅 Restaurant Bio-s 的主厨,是当地最年轻的实力派之一。
在世界各地潜心学习料理的过程中,他逐渐加深了自己的想法:“新鲜收获的蔬菜具有强大的力量,是美味的核心之一。”
本冈将会根据自有菜园所种植的丰富蔬食,量身定制传统与创新相协调的 KAM 式法餐。在这个私人菜园中,仅仅是番茄品种就多达 7 种以上。主厨会在烹饪前直接从后院采摘新鲜蔬食,保证食材最优的新鲜度。对于长期生活在大都市中的食客来说,从农场到餐桌只有几步之遥,这样的体验可以称得上是难得的“奢侈”。
每当主理人圭佑准备去后院摘蔬菜时,主厨本冈将总会让他再等等:“等锅里水烧开后再去摘吧!”需要下锅前的最后一刻才将食材采摘下来,对于新鲜度的这般执著,恐怕也很难有人能与这位主厨一较高下了。
这道开胃小菜由新鲜现摘的多种小番茄组合而成,清新爽甜的口感与香草醋汁、橙皮的香气相得益彰,马苏里拉奶酪的点缀丰富了味蕾层次,明亮多彩的颜色犹如将夏日花园搬到了餐桌上。
餐厅的菜肴除了尽可能选取后院中的时令食材,还会适时调整口感与风味。主厨的招牌菜「自制 Ricotta」揭开透明玻璃形钟罩时,烟熏山核桃木的香气扑鼻。表层覆盖薄薄的蛋白霜,内里加入了特级初榨橄榄油,入口细致柔顺,清淡甘美。其中,奶酪的浓度会根据季节调整:夏天炎热,奶酪浓度会偏淡些,口感相对轻盈;到了冬天,奶酪的浓度则会提高,风味更浓郁厚重。
表皮焦香的乳鸽腿,内部肉质透着粉嫩的血色,特调的酱汁与油脂的香气平衡得刚刚好,咸鲜可口、丰腴多汁。最后在盘中撒上松软带有甜味的千叶县品种花生、绿色的胡萝卜叶,呈现令人惊喜的复合滋味。
一“园”多用,自制无酒精饮品搭配菜肴
奶酪搭配葡萄酒是法餐中的经典组合。但在 KAM,主理人田代圭佑打破了这种既定的餐酒搭配,利用自有菜园中种植的新鲜蔬果进行发酵,有时甚至会组合一些香料、高汤、酱油,开创独属 KAM 的无酒精饮品。
这种无酒精饮品对于不太能喝酒的食客更为友好,且同样受到了“酒鬼们”的一致赞美与热捧。
用水果和鲜花发酵制成的饮料细腻而浓郁,田代圭佑不断尝试各类蔬果组合,打造契合不同风味菜肴的无酒精饮品。
菜园中新鲜采摘的柑橘皮经过两天煮制,入口带有黑胡椒和杜松子的馥郁香气,搭配主厨的自制 Ricotta ,风味独特而鲜明,与奶酪的结合相辅相成。
在田代圭佑看来,不被先入为主的传统观念束缚,基于想法自由组合的尝试,充满了新鲜感与惊喜。KAM 的料理与创意的无酒精饮品正是以这种方式突破传统,不断推陈出新,给食客带来彩蛋般的特别体验。
当问起餐厅的未来发展时,主厨本冈将给出了回答:“我不会对未来做过多的设想,对我来说,珍惜眼前的每一次相遇便是最重要的事。想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很关键的一点在于不要贪婪,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并坦然面对自己的能力,为食客尽可能呈现最佳状态。”
在远离大都市的地方开一间餐厅,实现彼此 20 岁时立下的目标:拥有自己的菜园,在大部份食材上尽可能自给自足,并利用地方性优势,巧妙地降低餐厅的盈亏平衡点,建立独树一帜的法餐风格。这种形式未来是否能在国内掀起一阵热潮呢?欢迎各位师傅在文末留言写下你的想法。
-end-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封面与头图分别来源于 hitosara、KAM,文章内图片均已注明相应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