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返回

征服 50 Best 评审的待客之道,都藏在这家餐厅里

50Best 编辑/ 金庭 2023.07.26

炼金术士,创造餐饮新秩序

Alchemist,中文译为炼金术士。店如其名,正如古代炼金术士寻求融合哲学、自然科学、宗教和艺术,以创造对世界秩序的新理解一样,Alchemist 的目标亦是重新定义和拓宽人们对餐饮概念的理解

视频来源:YouTube/VisitCopenhagen

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的兰德斯镇的 90 后主厨 Rasmus Munk,22 岁时开启自己的烹饪宏图,因其新颖、独特的食材处理及组合方式而蜚声国际。Munk 于 2015 年创立 Alchemist ,2019 年关闭并重新开业后,开发出创新且常常具有审判性的菜肴,激发人们对当今人类面临的话题的思考和讨论。

64b8ff3401f4e.png

Alchemist 餐厅主厨兼合伙人 Rasmus Munk

2020 年,Alchemist 新开业仅七个月,就摘得两颗米其林星,同时被授予表彰餐厅在可持续性和环保方面做出不竭尝试的“米其林绿星奖”。2021 年至今,Alchemist 还连续三年被 OAP 榜单(Opinionated About Dining,将食客体验因素纳入评分体系的权威餐饮调查)评为欧洲最佳餐厅。

天文馆?美术馆?歌剧院?

Alchemist 位于丹麦哥本哈根港口边的工业小岛 Refshaleøen 上,用地 2000 多平方米,由剧院布景车间旧址改造而成。餐厅没有招牌,也看不出里面有什么。前来用餐的食客们,手握一票难求的“入场券”,来到一个巨大的仓库前。

64b9002ae7dac.jpg

丹麦艺术家 Maria Rubinke 的作品“我发现自己置身黑暗森林”——一对巨大的浮雕铜门,被镶嵌在灰褐色砖墙上。

64b904f171f71.jpg

随着门慢慢打开,谜底才正式揭晓。近三层楼高的宽敞挑高、犹如天文馆般的球星穹顶、剧院级的 360 度环绕式全息投幕、随处可见的艺术装置,以及与交响乐团合作的小提琴独奏表演等,Alchemist 的环境布置令人耳目一新,仿佛置身浩瀚无垠的宇宙当中。

待客艺术背后的秘密

动态调整

当宾客迈入餐厅,预订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加上入场时的“寒暄”,餐厅对食客用餐体验所进行的细致而动态的调整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希望从一开始就建立一种联系,”总经理 Lykke Metzger 介绍说,“我们需要握住客人的手,来引导他们度过这段经历。”

64b9080cd0652.jpg

从入口充满画廊风格的空间,转移到华丽的酒吧区域

外场的工作人员与食客进行几分钟的交谈,获取食客国籍、语言、职业、个性喜好、到访几小时前的轨迹,甚至是瞳孔的颜色(以便与其中一道菜色匹配)等个体差异,传递给内场的服务团队。声音较大的客人,会被分开安排在用餐区域的不同位置;乐于参观厨房的客人、对葡萄酒或非酒精饮料感兴趣的客人,也都会在某些特定时刻获得相应的服务。

64b908952fbdb.jpg

开放式的厨房,烹饪过程尽收眼底

团队的组成十分多元,能够通过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甚至中文完成交流。所有员工都会接受为期 8 周的全方位强化培训,但学习的过程伴随始终,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完美的配合、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对客人信息的敏锐判断与接收,让接待团队可以在整个晚上对每个人的体验进行微调。

隐形款待

穿过画廊、酒吧和开放式厨房,客人被引导至主用餐区,并以“之”字形就座。巨大穹顶之下,每个人都享有绝佳视角,可以一边用餐,一边体验高清投影带来的震撼享受。观察周围你会发现:无论是前厅工作人员,还是厨师,所有员工都身着统一制服(唯一的不同:厨房团队还穿着围裙)。

64b909831977b.jpg

穹顶下的主用餐区

“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有助于团队真正蓬勃发展。”统一着装,隐藏了职级的高低之分,从客人的角度来看,服务团队中不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脱去阶层和标签的束缚,在整个团队都具备全面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能为客人提供配酒服务或是进行菜品介绍,确保每位客人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当然,当发现某一客群在葡萄酒等领域有超乎寻常的认知时,“隐身”在统一服装之下的专业侍酒师就会不动声色地来到他们身边。

64b907c937a57.jpg

身着统一制服,训练有素的服务团队

食物为先

不同区域的穿梭、视听等多重感官刺激,丰富的体验感是 Alchemist 的特色,却也是能让菜肴本身变得次要的影响因素。但主厨 Munk 坚定认为:“食物永远第一位,这道菜或许看着极具挑战性,但味道也必须要好!所有的菜肴都是在一个客观、中立的厨房中被研发出来的。食物做好后,我们才会考虑灯光的构成,以及餐具设计等因素。”

64b909d280ca9.jpg

对于烹饪团队而言,菜肴的口感和味道仍然是重中之重,菜肴本身必须先发挥作用,环境、音乐、服务等搭配元素只是为了增强食物的美味。在长达五六个小时的体验过程中,食客能够吃到 50 来道充满张力、颠覆想象的创意料理,数量之大,变化之多,无不令人惊艳。即便如此,每月的菜单仍会推出几种完全原创,或是迎合时令变化的新菜。

64b90a1451c63.jpg

蚂蚁三明治 Antwich

64b90bbbca3ca.jpg

双重烦恼 Double Trouble

64b90c127cd4c.jpg

菌丝体 Mycelium

从用新鲜蚂蚁混合羊奶制成的“蚂蚁三明治”(Antwich),用入侵物种月亮水母与玫瑰蔷薇一同制成的“双重烦恼”(Double Trouble),到在培养皿中将蘑菇肉汤和麦芽提取物的凝胶与牡蛎菌丝体接种,慢慢生长成美丽网状图案的“菌丝体”(Mycelium)。

64b910d026d93.webp

秋日之吻 Autumn kiss

64b90ca141acb.jpg

鸽子 The Pigeon

64b90ce46590a.jpg

莱斯巧克力 Læsø Chocolate

从用仿真人舌硅胶作为器皿呈上的季节单品“秋日之吻”(Autumn kiss),在蜂蜡套管中经过 14 天的干式熟成的法国“鸽子”(The Pigeon),到用海螯虾壳、海螯虾油,以及螯虾尾边角料鞑靼做成的“莱斯巧克力”(Læsø Chocolate)。

64b910569ac11.jpeg

充满想象、令人难以置信的菜肴

主厨 Munk 以开放和好奇的心态,不断地改良着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菜肴。

公益大使

主厨 Munk 想通过菜肴来反映滥用童工、食物浪费、海洋塑料、农业污染、信息泄露、无家可归等各种社会议题。为此,餐厅专门撰写了一部长达 100 多页的文件,详细介绍了菜肴和酒水中用到的每一个元素,还罗列了不同社会议题背后的研究和统计数据等信息。

64b90b684a837.jpg

食物之思 Food for thought

为了表达对鹅肝生产商 Eduardo Sousa 的致敬(他发明一种方法,用野鹅生产天然鹅肝),以及引发关于食物浪费和对可食用食物的不同看法的讨论,餐厅打造一款名为“食物之思”(Food for thought)的菜肴,油煎鹅肝被放在马德拉蛋糕(Madeira,一种重油软蛋糕)内,并以充气鹅肝点缀其上,盛放在人头模型器皿内。

64b90b111c4cc.jpeg

生命线 Lifeline

名为“生命线”(Lifeline)的甜点,用猪血代替鸡蛋起到乳化剂作用,与奶油、糖一起制成冰淇淋,内部包裹野生蓝莓果酱,和用鹿血酱油(garum:鱼露,咸鱼酱)和杜松子油制成的“甘纳许”,塑形成“血滴”状,旨在提高人们对献血重要性的认识,为拯救生命提供更多的机会。

64b911de756aa.jpg

1984

名为 1984 的“眼球”,灵感来自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书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真理部工作,其主要任务是不断伪造历史事实,以适应现政权。人们一直被一个无所不知的存在——老大哥,所控制和监视。而当今社会通过社交媒体收集、传播信息,与《1984》有着惊人而可怕的相似之处。

餐厅用白芦笋汁、开心果和生鰤鱼模拟出瞳孔的效果,上面放着鱼子酱和鱼眼凝胶,用一只只的目光灼灼的眼球,引起人们对信息泄露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64b9ef5d9f05b.jpg

烤鳕鱼下巴刷上烟熏骨髓一同烤制,表面裹上一层孔泰奶油奶酪,最后插上用干鳕鱼皮肉汤做成的“塑料片”。 这道“塑料棒极了”(Plastic Fantastic)是餐厅对北欧捕获的鳕鱼中多达三分之一含有塑料这一事实的讽刺。

Alchemist 的服务团队,如同宣传大使一般,在服务过程中,唤起人们对公益的思考。 为了避免过于“说教”而影响用餐体验,食客的反应、情绪、承受力也被一一接收并纳入考量,通过食客的反馈,工作人员寻求着“传达信息”的平衡点,时刻提醒自己:“客人不是因为我们的专业知识而来到这里,而我们却是为他们而来。

多学科融合

与传统餐厅不同,Alchemist 聘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从艺术家、音响工程师、动画师,到工业设计师、作曲家、编剧、作家,甚至还有专业演员和舞者,借鉴了美食、艺术、音乐、心理学、科学等多领域的元素,以创造一种此起彼伏的多层次体验。

64b9f3fe79c0d.png

与哥本哈根交响乐团合作,专业小提琴演奏家扮演“露露”,在黑暗中演奏小提琴曲

64b9f60d88e63.jpg

装置艺术“粉红房间”,从批判市场营销中的洗白,到表达拒绝服从、渴望自由的愿望

在设计体验场景时,主厨 Munk 从食物出发,但又不仅限于食物,将常常被人们忽略的肢体语言、音调音量、光影明暗等有形与无形的因素统统纳入考量。正是这些人们可能永远不会注意到的细节,跨学科的烹饪应用,构成 Alchemist 与众不同的核心,成就了整顿饭。

64b9f79d81e2d.jpg

与 Mugaritz 联弹期间的装置艺术表演

64ba0b1f9be0f.jpeg

不同主题下的光影布景

美食,是为了交流

“Alchemist 绝非一家普通餐馆,这不只是一个社交场所,更是一个可以用来反思人类局限性的地方。”西班牙传奇厨师、前世界最佳餐厅斗牛犬主厨 Ferran Adrià 曾如此评价道。

64ba05b019825.png

Rasmus Munk 认为食物是与人交流的绝佳方式,因此他的烹饪中切入自己的第一视角,考虑到影响客人享受和理解的每一个因素,充分调动食客的感官,从最小的细节到非凡的视听效果,以此传递一种超越传统餐厅环境限制的用餐概念。

64ba05942949a.jpg

Alchemist 的研发陈列墙

食材、风味、娴熟的技法,天马行空的创意构成基础;身临其境、包罗万象的感官体验,更为盘中美馔佐色添味。Alchemist 的待客之道渗透在物理环境中,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人与人的交流,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反省,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end-

6260b10a865d8.jpeg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文章头图来自 50 Best,其余未经特殊标注的图片皆来自 Alchemist。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QQ空间 QQ群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